基于素质教育下中职解剖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肖昌松
[导读] 当前,解剖学课程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专业技能学习不扎实、考试想蒙混过关等问题

        肖昌松
        湖南省衡阳市核工业卫生学校  421002

        摘要:当前,解剖学课程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专业技能学习不扎实、考试想蒙混过关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育理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本文就中职解剖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教育;?素质教育;?解剖学;?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们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为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积极寻求教学方式上的改革途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期的中职教育开始对自身的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而解剖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优化。以往中职解剖学学科教学的开展是以实践为核心,但是教师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学,讲求将所有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讲解给学生,学生在这样的状况下,虽然能够得到一定的知识内容,但却会缺乏深度,不利于专业素质的合理培育。在新时期的中职教学实践当中,对于解剖学教学的开展,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集中解决,全面提高解剖学教学的合理有效性。
        一、中职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生大多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年龄小、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速度慢。对于解剖学课程,从初中到中职院校,课程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侧重普通文化课程向专业技能课程转变,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心理。
        (二)从教师角度来看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中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仅仅是抱着完成授课内容的心态去上课,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解剖课涉及的理论知识复杂、枯燥,需要学生大量记忆并在实践中反复应用才能真正掌握。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技能,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只注重专业技能教学,而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究
        (一)增强课堂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解剖学课程,学生只有真正爱上这门课程,才能自觉地钻研知识,磨炼技能。解剖学知识相对枯燥,中职生的解剖学基础知识为零,学习兴趣低下。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课堂乐趣,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血液的成分时,教师可以通过比喻让课程更加生动形象。“血液主要是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组成的,红细胞就像一个搬运工主要负责搬运氧气,将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处,供机体存活;白细胞就像一个卫士,主要负责吞噬免疫,让入侵进来的病毒无处遁形;血小板像是一个一个修补匠,每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的时候,血小板就会通过凝血功能将流血的口子堵住。”这样的授课,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愉快,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结合实践,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解剖学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与学生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教师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实践、多动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的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输液、打针、抽血等工作,必须要十分熟悉人体的血管分布与肌肉系统。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时,要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然后可以搭配ppt图片和动态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自己以为掌握了,一到亲自动手时就会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作为“模特”,辨别对方身体上的血管与肌肉。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
        (三)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中职教育虽然侧重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从事医疗护理相关的工作。人命关天,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和懈怠。在解剖课上,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由于医护人员工作失误导致的悲剧,让学生明白医护工作者的重要性;也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谈一谈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有了这些清晰的认识,和长远的规划,在学习时才会更加努力。
        (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心理素质是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病人的突发状况时,医护人员要能够冷静分析,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面对特殊病人身上伤口的恐怖、恶臭时,医护人员要能够镇定和忍耐;在面对手术中的出血、为病人扎针输液时,医护人员要能够克服恐惧、规范操作。这些心理素质都是医护人员在一点一滴的学习和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因此,在解剖课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小结
        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学兵,涂腊根.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尝试[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04).
        [2]吴樾.人体解剖学课堂“情感式”教学对学生品格构建的影响[J].解剖学杂志,200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