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魏丽萍
[导读] 语文学习中写作是重要环节之一

        魏丽萍
        黑龙江省拜泉县上升乡中心学校    164700
        摘要:语文学习中写作是重要环节之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是新课程标准中指明的语文教学方向。找准写作教学方向,结合学生学习特征,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当下语文教学一直在研究的课题。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寻找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引言:部分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 ,出现这样问题有以下这样几个原因。首先,老师对目标的研究不够清楚,基于书面表达。课堂上,虽然“说得多” ,但与书面表达无关,不能让学生形成、有效、有表达、有联系。第二,是学生有针对性的表情训练,缺乏训练。作文课堂上,课堂“实践”却与表达无关,造成学生深度学习不足,学生无法用什么语言建构,无法表达什么、思想、语言、模式。第三,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第四,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的指导,只能是有限的、指导的、经常的、比较的、片面的、片面的,不能充分的、照顾学生的问题。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传统,学生积极性不足
        当前,新课改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作文教学来说,很多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没有得到创新,教学效果十分有限。通常状况下,教师只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优美的句子,然后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很多学生不明白语句的实际意思,教学过程形式化严重,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不足,进一步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学生知识积累量过少,作文质量不高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想要写出一篇精彩的作文,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知识积累量作为基础,比如生字生词、语句的修辞手法等。但当前很多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对于知识积累方面不重视,只要求学生写,导致学生不知道写什么。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会失去写作的兴趣,还会对作文教学产生畏难情绪,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优化课堂模式,提供学生更多学习形式
        为何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不了,主要原因在于对写作的兴趣不够浓厚。现代教学中,追求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写作教学息息相关的是写作课堂,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需先抓住教学问题点,优化课堂模式,以多种教学形式为诱导点,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提升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追溯写作课堂现状,主要表现在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氛围较差,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终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能力首要任务就是改变教师教学思想,注重课堂开展有效性。

例如在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那一刻我长大了》中,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详细的故事描写,可以引用教学辅助工具,例如观看某一个有趣的动画情节,或者引入独白游戏,如《小红帽和狼外婆》的故事对话等。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有趣的学习形式;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感受情感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学习的最佳机会。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要紧抓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征,在学生身上找到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然后不断地加强关系。
        (二)合理安排时间,规划学生课外时间内容
        知识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文字学习是没有时间、地域限制的。同时,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积累,才能不断地提升和发展。抓住仅有的课堂时间,无法满足学生的基础需求。还应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家校合作,合理地规划学生课外时间内容。
        相比课堂四十分钟,对于写作教学而言真是微不足道。抓住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让写作素材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愉悦生活的一种方式,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养分,让学生逐步产生阅读依赖,最终让写作成为一件简单、有趣的事。支持学生的阅读爱好,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阅读梦想,是家校联合的第一步;主动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方式,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理,是家校联合的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时间规划,是家校联合的第三步。学生喜欢看漫画,家长在保证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支持学生。家长不妨多带领学生看看外面的世界,听听电影里的剖白,听听导游解说,听听茶楼里的故事,等等。家长不妨以身作则,在家中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最好做成表格等。将时间用来成长,用来阅读,用来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三)依据学科要求对写作能力进行训练
        1.学生根据学科要求确定和选择课题的能力,为新课题的深入、中心思想奠定基础。目标点: 学生学习观察生活,收集信息,选择材料,写东西,写人,写活动,写场景,植物,风景点,观察日记,读笔记,想象写作,文和,材料构成。
        2.材料的选择与分组、能力、学生能力、选材能力、选材能力、行为能力、写作能力、水平明确、重点突出、细节略有适当。目标要点: 学生学习清楚明白地写下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选择正确的材料,表达中心思想,并有效地组织。
        3.语言表达能力强,学生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方法、行文、句子流畅、表达准确。目标要点: 学生可以运用叙述、描写和解释的方法,使文章更有条理、流畅,继续学习使用标点符号,逐渐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学生能够识别和纠正自己或他人作业中的错误。目标点: 学生可以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主动与他人交流、交流、修改。
        结论: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如何提升写作教学效率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写作能力作为语文写作的最直接表现,它关乎学生语文发展的同时,也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写作教学内容安排,就是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勇.写作活动:统编习作教材的新格局: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0(6):76-78.
        [2]张秋琳.小学中年级写作教学须重视实践活动[J].宁夏教育,2019(10):72-73.
        [3]钟思婉.探究小组合作模式下微型绘画日记对小学中年级写作水平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