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郭建成
[导读] 《边城》是沈从文乡土小说的代表作

        郭建成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第二民族中学  811400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作为背景,通过描写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湘西地区独特的风俗画卷。
        茶峒依山傍水,当地自然风光清新、秀丽。因为远离战争,不受尘世的喧嚣,那里社会安定、民风淳朴。那里的人们重义轻利,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平凡的人们世代继承着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故事也在这座小城中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当地自然风光、人性美、爱情悲剧三个方面来解读边城的小说特色,挖掘作品中有价值的东西。
        关键词:自然风光  人性美  爱情悲剧
一、迷人的湘西风光
        小说开头,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茶峒”的自然风景画。一个湘西边境的小城,依山傍水,幸福地躺在山水相依的怀抱中,放眼是山间修长的竹子,翠色逼人而来,这该是一片多么清幽、宁静的地方。早晨起来时,可以呼吸到大自然最新鲜的空气,聆听到河边码头上运桐油青盐的船只划桨的声音。无论是远处的青山、绿水,还是眼前河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都可以在吊脚楼上尽收眼底。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是苗族人勤劳智慧的象征;它因地制宜,一半着陆、一半临水。站在楼上,可以看见平静的白河笼罩在一片烟雾中,天放晴时,河水碧绿、鱼儿游来游去。茶峒自然风景十分迷人,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美的享受。而翠翠一家就住在沿河而上约三里处的一条小溪边,溪流像弓背,溪水清澈。这一家普通人靠摆渡为生,日子过得平淡而有味。
        边城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环境赋予人的灵动,使生长在“边城”中的苗家儿女有一副山雀般婉转、好听的嗓音。中秋节,青年男女在月夜下相互对歌,自由表达爱情。正月十五,全城人舞龙、耍狮子和放烟火,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赛龙舟,这一天人们吃鱼吃肉、全家出动。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们,齐声喊着强有力的口号,在鞭炮声下、擂着鼓,箭一样让船射下下游去了。他们的肌肉矫健、朝气蓬勃,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到处都是看热闹的人。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两岸人呐喊助威,河面上一片人生鼎沸。赛完船后,善于游水的人会下河捉鸭子,从早到晚热闹一天。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充分表现了湘西民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二、普通人身上闪光的人性美
        多年来,茶峒地方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很少,从而避免了战争、土匪带来的影响。那里社会安定,河街上饭店、杂货铺、油行、盐钱、花衣庄等小生意繁荣。人们仍然保留着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老船夫、顺顺、天保兄弟,还是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不相同,但善良、质朴、纯真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原始的可爱。这些普通人身上,折射着闪光的人性美。

                                                                                                                                                                                                                                                                                                                                                                                                                                                                                                                                                                                                                                                                                                                                                                                                                                                                                                                                                                                                                                                                                                                                                                                                                                                                                                                                                                                                                                                                                                                                                                                                                                                                                                                                                                                                                                                                                                             
        首先,人性美体现在邻里之间的相亲相爱上。河街涨水,岸上的牛羊、树木等被洪水冲走时。没有人会看笑话、会发危难财,经常有人驾船不顾自身安危去救人救物,他们虽然冒险,但都有一副热心肠。就是妓女也永远是厚道的,跟不熟悉的人做生意时要先交钱,跟人熟悉后,钱全凭别人自愿,给不给钱、给多给少,都不计较。来往的四川商人、靠体力吃饭的水手,他们都不觉得关于女人身体上的交易是下流无耻的,因为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如,值得被信赖。
        老船夫和顺顺是人性美的代表。老船夫是一个善良厚道的老人,身上保留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女儿背着他秘密的同茶峒军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并生下了小孩。老船夫知道后没有说一句过分的话,只当没听到一样,仍然把日子平静的过下去,后来把翠翠一手带大。他一年四季帮人渡船,任劳任怨,从来不求回报。平时对人热情友好,同邻里乡亲相处融洽,进城去买酒时,一遇到熟人就开心的聊起来,还请别人喝酒,你一口我一口,喝完了拿着空葫芦回家也不生气。因为他待人真诚,别人也很尊重他,一到河街上,就有很多铺子里的商人送他粽子等吃的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的一点敬意。夏季天气炎热,老船夫就搬出自家的黑大缸,每天早上让翠翠烧一锅开水,加点茶叶,为来来往往过渡的路人解渴。还准备了些治疗肚子疼等身体小毛病的草药,一看见过渡人脸色不对,就匆忙把这些药拿来,善意的劝路人使用。可见老船夫处处为人着想。
        他对翠翠非常关心,在生活上不让翠翠坐热石头,害怕翠翠生病;在感情上为翠翠的婚姻大事忙前跑后,要为翠翠寻一个好人家。即使后来别人误会他、冷淡他,他也厚着脸皮尽力促成此事。因为他知道,他不能陪翠翠一辈子,这也是老人家生前唯一的心愿。
        顺顺为人大方洒脱,他喜欢结交朋友,凡是遇到船夫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士兵,游学的文人,都要尽力帮助,所以他没有像贩油商人那样爆发起来。他有一副热心肠,又不贪财,凡事明白事理,所以他很受大家尊重。年轻时他是一个囚水的高手,等儿子长大后就不再下水捉鸭子了。但如果是下水救人的话,他二话不说便承担责任。他体恤老船夫祖孙二人生活的拮据,节日里又送肥鸭、又送三角粽子。他不嫌弃贫苦人家的女孩,要和老船夫攀亲家,让人带着礼物去提亲。后来天保淹死,他对老船夫一家产生了误会。但老船夫去世后,他有尽释前嫌赶来帮忙,还送来大米、酒、火腿等吃的东西。一边安慰翠翠,一边又替这孤女今后的日子着想。他身上没有商人自私自利的想法,而是身体力行去帮助别人,以这种美好的品德教育、感染后代。
三、爱情悲剧的原因
        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从其自身来说,主要是翠翠性格内向、过于羞涩,不敢表达,一味逃避爱情。
        翠翠的害羞、胆小一方面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有关,另一方面与她生活、成长的环境有关。翠翠生活的圈子很小,她除了进过两趟城外,就没有见过大世面。平时除了跟最亲近的爷爷说话交流外,跟外界的人很少接触。甚至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的眼光时,她也总是胆怯的瞅着陌生人,做好了随时跑进竹林的勇气。所以在人情世故方面知道的很少。
        自从遇见傩送后,她内心的少女情愫开始萌发、生长,但她把这种喜欢深藏于内心,没有向任何人吐露过。后来傩送来送爷爷的酒葫芦,这本来是一次很好的接触机会,但翠翠却害羞的跑出去渡船了,故意躲着不来见客人,直到傩送失望的离开。送傩送过河时,翠翠不敢正面看傩送,脸背着他、害羞的抿着嘴,给傩送的回话要么微笑、沉默不语,要么敷衍了事。傩送喜欢翠翠,但他的喜欢在翠翠这里得不到任何回应,甚至不给好生气。
        翠翠在顺顺家吊脚楼下来时,傩送浑身湿透从河里回来,两人刚好碰了个正面。翠翠开始脸红发烧,对于傩送关切的问候,翠翠丝毫没有理会就走了。傩送的热情换来的是翠翠的冷漠,在那种乡里乡亲热闹聚会的场面下,傩送该怎么下台?别人会怎么看?种种尴尬都丢给了傩送,而翠翠并没有考虑过,这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傩送对着心上人唱了几晚上山歌,以歌传情,可心上人听懂了吗?傩送动情的歌声,翠翠却当成了梦境,没有人告诉她实情。傩送的一片痴情,最终还是被付诸东流。从某种程度来看,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不公平的;男方积极、主动,一味付出,而女方一直是被动、躲避的心态,男方得不到回应,双方又不能及时沟通,久而久之男方就心灰意冷了,最后只能失望的离开。所以这一对苦命鸳鸯,虽然相互爱恋,但谁也不明白对方的心意,他们之间被一张薄纸隔开,无法表达也无法捅破,最终越走越远。
        爱情需要双方主动追求,需要好好沟通,心中有爱就要大声表达出来,这样才不会错过与爱慕之人诉说衷肠的好机会,两人才能走到一起。
        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另一个原因,从其他方面来说是误会。首先是爷爷在走“车路”还是走“马路”上犹豫不决,导致大佬的误会。翠翠是爷爷唯一的亲人,是他在这世上最放心不下的。随着年事已高,他希望能尽快给翠翠找一个好归宿,所以在对待翠翠婚姻大事上万分谨慎。爷爷被熟人拉着去看碾坊时,熟人正好想替大佬打探口风,爷爷的回答很不爽快,一方面他希望大佬来提亲,走“车路”,另一方面他想尊重翠翠的意见,告诉大佬也有走“马路”的机会。后来,顺顺请人带了礼物来为儿子提亲,但爷爷扭捏作态,并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复,来人有点失望的走了。爷爷反复问翠翠的意见,翠翠既没有告诉爷爷她不喜欢大佬的实情,也没有说出她真正喜欢的人是谁?翠翠以不做声或逃避的方式避开了这些话题,留给爷爷无尽的忧愁。
        后来媒人又来探口风,爷爷仍然把事情的决定权推到了翠翠身上。媒人走后,和翠翠谈了几次也没有结果。大佬的事被二老知道了,两个人决定以轮流唱歌的方式和平竞争。大佬自知不是弟弟的对手,走“车路”又先前弟弟一步,所以让着弟弟,让他开口先唱,实际上很大度的成全了弟弟。老船夫不清楚这事,把唱歌人“张冠李戴”了,误以为大佬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想两头不耽误,非常狡猾。大佬得不到翠翠的答复,老船夫说话又打马虎眼,他走“车路”行不通,走“马路”又没成,这一连串误会让大佬失去信心。他于是决定忘记这一切,驾家中那只油船离开茶峒。
        其次是爷爷与顺顺一家人的误会。大佬因为婚事不成外出时出事了,二老也不再去对溪高崖上唱歌。老船夫耐不住性子进城打探消息时,无意中得知了此事,内心非常沉重。大佬死了,好事变成了坏事,两家的婚事也吹了。顺顺一家转眼从白发人送黑发人,悲伤笼罩在这个原本勤劳、殷实的家庭时,一切似乎都变味了,这家人把大佬的死自然而然地归因于老船夫,顺顺对他开始变得冷漠,再也不似原先那般热情了。后来,爷爷知道了为翠翠唱歌的人是二老时,他的言语变得吞吞吐吐,表达方式错误,加深了二老对他的误会。也许时间会冲淡很多事情,但死去的大佬,连尸骨都找不到,多可怜啊?大佬死后的凄凉景象深深镶嵌在顺顺父子心中,隐隐作痛。大佬的死亡以及顺顺一家人对他的误会,导致爷爷心生惭愧,这种惭愧甚至变成了一块大石头,堵在他的胸口,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害怕见到顺顺父子,即使见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些事情都是他自己承受,翠翠毫不知情。
        回来第二天,中寨人探口风路过碧溪岨时,给爷爷的回答简直是致命一击,老船夫明白一切都晚了。他带着来自所有人的误会、未了的心愿,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死去了,死不瞑目。爷爷死后,翠翠从杨马兵口中得知了一切真相,她突然间好像长大了,理解了死去祖父多年的苦心,理解了二老的一片痴情,一心等着二老回来。但二老会回来吗?“也许他会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结语;边城中的普通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无论是人物间透明、纯净的心灵,还是带点忧伤意味的爱情,都寄托着作者“美”与“爱”的人生理想。 作者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保留的美德,给处于物欲泛滥、价值观扭曲的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让他们停止堕落、走出迷茫。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设计,这次论文终于定下初稿。此次设计,使我在阅读、写作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视野拓宽,并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由于经验缺乏,文中肯定有很多考录不周全的地方,希望读者大胆地批评指正,在这里我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鲍明辉.试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人性美[J].名作欣赏2018年29期,127~128。
[2]吴清仪.《边城》中翠翠人生悲剧的原因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31期,52页。
[3]陈金芝.美丽的忧愁-浅析《边城》中翠翠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J].现代语文2015年11期,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