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于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四川成都))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大多数的居民进入了数字化的生活,将数字媒体手段融入社区艺术教育也成为当前的潮流趋势。但是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选择有效地数字媒体手段开展社区教育实践成为当前的数字化语境下社区艺术教育难点。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将对可以广泛运用于社区艺术教育的数字媒体手段进行简要分类和分析,探讨数字化语境下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选择更适合社区艺术教育的数字媒体手段,从向社区市民推广的可行性、模式、资源等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探究其实践意义,为培养市民终身学习理念,构建数字化学习型城市尽一份力。
引言:社区艺术艺术教育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起着积极作用,它由各种艺术活动组成,其特点是强调大众参与,弘扬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居民人文素养,通过渗透艺术审美理念提高国民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同时进一步对城市乃至全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数字媒体手段的融入包括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相互作用,需要注重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在社区艺术培养上交融的合理性,积极地响应当代数字化地生活,使得社区艺术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方式上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现阶段,传统的社区艺术教育过于死板缺乏活力,越来越少的居民不愿意参与到其中,因此邻里关系及范围更广的人际社会关系来说都有消极的影响,在数字化的今天,开展利用数字媒体手段开展社区艺术教育迫在眉睫,选取更有效更适合社区艺术教育的数字媒体手段是我们需要积极自主的去探究和推动的。从当前趋势我们可以得知,在未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带来社区艺术教育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多样化,利用数字媒体手段开展社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大力开展数字化社区艺术教育的构建工作,弥补传统社区艺术教育的缺陷,有利于培养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理念,有利于促进社区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有利于构建数字化学习型城市,有利于更好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传统社区艺术教育现状
首先,我国社区艺术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状况,各地区也认识到社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参与人员年龄与性别都比较单一,以中年妇女和老年人群体为主,缺少新鲜血液,因此活跃度参与度不高;其次,目前的社区艺术教育活动缺少规范性,多数是自发组织,形式也过于单一,缺乏科学性,社区艺术教育活动参与者和教学者大都不具备专业艺术素养,导致目前社区艺术教育成效不显著,社区艺术素养不能快速提升,因此急需改革并创新原本的传统模式。最后,目前的社区艺术教育过于死板,活动以舞蹈和歌唱为主,不够新颖,都是“老三样”,使之不能吸引青少年,然而培养个人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家国情怀最重要的年龄段正是青少年阶段。因此,改变传统社区艺术教育是提升国民任务素养,促进城市良好风气形成,强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2.可运用于社区艺术教育的数字媒体手段
2.1体感交互手段
体感交互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是当前最常见的数字媒体手段,广泛来说,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也能包括在内,交互能增强互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社区可以有规范性的组织居民参与其中。常见的艺术类型以舞蹈为例,可以举行体感交互舞蹈比赛,舞蹈类型可以设置成以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舞蹈,这种方式有利于让原本以舞蹈为主的社区艺术形式更加有活力也解决了社区舞蹈教学者能力的参差不齐,社区居民参与度低,年龄单一的问题,同时积极传播了民族舞蹈文化。
2.2全息投影技术手段
目前,在教育方面科技的运用最有效果的应用就是多媒体投影技术,随着多媒体投影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发展,将多媒体投影技术中的全息投影技术运用与教育中也越发多起来,这种技术应用于幻灯片之上,将真实的三维图形投影在全息玻璃或全息橱柜里,调动参与者的感官,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借鉴于此,我认为将此种技术应用于社区艺术教育也是极好的。首先,社区群体年龄呈现多元化;其次,社区群体以自己所处社区为中心,较集中;最后,社区群体多以一家人为单个单位组织在一起。这样的社区特点为开展全息投影技术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社区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参观展览在提升社区居民艺术素养的同时还能交流家庭感情以及邻里感情。
2.3共享型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是将整个博物馆环境制成3D模型,参观者在虚拟的博物馆中随意游览,观看馆内各种藏品的三维仿真展示。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数字博物馆成了一部分人足不出户就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一种途径,向我们展示了数字博物馆的优越性。然而,数字博物馆的普及度并不高,甚至不平衡趋势明显。在社区中普及数字博物馆,利用社区平台开展走进数字博物馆的活动体现了共享的特性,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人文素养差异和弘扬中华文化。
3.数字化语境下更有效开展社区艺术教育建设措施
要想更好的建设社区艺术教育,社区居民和政府都应共同努力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一成不变的的社区艺术教育思想;二是与时俱进的同时增加设备资金投入;三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魅力,建立地方特色文化,抓紧社区艺术教育这一短板。
3.1转变一成不变的的社区艺术教育思想
唯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由此可见家的重要性,家风的重要性,而社区是以每个家庭为单位组建的,那么社区艺术教育就应当摒弃传统固化的社区艺术教育思想,及时的更新社区艺术教育模式,让社区居民认识到社区艺术教育不是以中老年为主体和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方式的教育,而是以社区居民的家为单位而广泛参与的普及型艺术教育。
3.2与时俱进的同时增加设备资金投入
当前,我国数字化化发展速度极快,但社区教育发展速度极慢,因此,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社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就要在经济上支持社区艺术教育的发展,增加数字化设备设施的投入。
3.3建立地方特色化社区艺术教育
我国地域广阔,地域文化呈现多样化发展,充分利用社区的平台学习有地区特色的艺术文化有利于各地人民了解各地区文化,有利于弘扬和传承各地区文化,有利于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各地艺术文化。
结语: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社区艺术教育是一类有利于艺术文化发展提高国民艺术素养的高效方式,同时其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区艺术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社区艺术教育需要以数字化手段为着力点,合理的运用数字媒体手段提供的具体形式,细心思考最适合于本社区的方式,构建更为科学合理化的社区艺术教育,全力弥补传统社区艺术教育的缺陷,尽可能的解决社区教学水平差异大、社区居民参与度低、社区居民参与者年龄单一、社区艺术教育培养方式单一的问题,着重培养居民的个人审美能力,提高居民的人文素养,大力宣传以家为主体的社区艺术教育,放眼于更广阔的学习视角,培养居民终身学习理念,最终促进社区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促进城市良好风气形成,构建数字化学习型城市,为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做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高校艺术教育改善社区艺术文化建设的现状探讨[J].李俏.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
[2]社区与社区建设八讲[J].孙秋云.曹志刚.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新媒体的语言[J].[俄]列夫.马诺维奇.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
[4]社区发展与家庭教育[J].刘剑玲.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
姓名:任晓于
学历:大学本科
毕业院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商务专业
个人介绍:就职于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具有十余年成人教育和培训经验,对教育信息技术有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