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 杨锐
[导读]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学生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开始

        杨锐
        陕西省凤翔县城关镇石家营中心小学     陕西 宝鸡 721400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学生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开始。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教师须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学整合教学资源、及时有效进行评价等方式, 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途径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问题简析
        (1)理念更新受限。
        当前,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各科教学,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很多时候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不考虑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理解掌握,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也忽视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不见长进,能力不见提升,智力得不到发展,而且学习方法也十分死板,使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学生数学成绩滞后,数学教学效率低下。
        (2)应试教学阻碍。
        目前, 在倡导数学课堂大面积提质增效的前提下,部分教师仍受应试教育的禁锢,数学质量的提升依靠月考、阶段性考试等为主要手段,采取“新授、复习、考练”的循环模式,让学生机械地接受不知其所以然的夹生数学知识,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终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无兴趣,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综合应用素质受阻碍,数学薄弱环节未发现,从而很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教学模式传统。
        目前,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模式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动,还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扮演着灌装知识的容器,生怕浪费课堂时间,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生,不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忽视了对学生好奇心的调动和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 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阶段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建的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学情,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在教学中深刻领会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熟悉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更加适合他们学习、实践、体验的课堂学习环境。同时,应重视通过合理的内容导入, 把学生带进一个有关数学知识的课堂情境学习中。
        教师课前精心设置课程方案, 通过设定不同环节以及考虑环节间的相互配合作用, 进而给学生提供思考、发现、分析、表达、创新、实践的机会、在这种情境教学的背景支撑下, 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思维引导和节奏追寻, 从而对数学知识以及结构内容, 产生巨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进而思考出解决问题以及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 培养了思维能力, 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过程中, 实现情感与想法的传递, 增进了情感。
        (二)科学整合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在学习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主要动力和因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整合学习资源,运用多媒体、设置悬疑、组织学生合作动手等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整个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 形成一种和谐进步的学习风气, 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从而将自己的个性、观点、态度体现出来,进而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热情。
        教师只有将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转变为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恰当有效评价, 整理分析应材施教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阶段, 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仅要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进行评价, 也要将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在基本教学任务完成之后, 先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或意见探究。学生与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将对方的不足进行指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工作, 应该着力于学生的思维改进与创新能力方面, 重视学生的创新学习方法、思路等的鼓励工作。
        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特别是个性鲜明的学生,因材施教不伤害任何一个学生,严格要求优等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高素质的数学科拔尖人才。挖掘中等生的潜力,使他们超越自我。关注热爱自主发展困难生,使他们减轻压力,感受到来自老师与班集体的爱,享受大家庭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认识,依课程标准为准绳,依教材为依据,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心理特点,通过综合和分析,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努力把课堂打造成适合学生学习,适合培养学生思维,适合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更适合高效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实现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傅兴庆.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学习的策略[J].小作家选刊 (教学交流) , 2014 (4) .
[2]崔秀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23)
[3]郭焕然.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赤子,20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