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凤
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00
摘要:“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实施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高频词,是我国推进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独立、自主的重要基石。爱国主义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中国人民在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持和思想法宝。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和国家教育部“课程思政”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是很必要的,它是高中英语“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贯穿于英语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中英语教学 爱国主义
习近平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全过程”,因为爱国主义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品质的培养和爱国思想感情的升华必须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载体或教育实践活动而形成。落实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十分清楚。我国古代就有“爱国”这个词,而“爱国主义”是在20世纪初从国外传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人们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是不同的。
一、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
列宁定义“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显然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在国际主义指导下的加强民族自信心的爱国主义”。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1994年,我国下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文件的形式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规范;2001 年 10 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专题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要求“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列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爱国主义进行了科学定位、明确解释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习总书记更是把爱国主义诠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力量,他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新时代赋予爱国主义更为广泛、层次深刻、影响深远的涵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新时代必须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至于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增加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软实力。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视域下为完善高中英语教学,我们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具体教学实践中来,但是目前看来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教师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尚存在认识不足的和认识不够全面的问题。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备课中研究比较注重的是英语课本材料的讲授,英语知识的传递,西方文化的渗透占有很大比重,然而在教学设计中爱国主义涉及较少,渗透方面更有待加强。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也会巩固、扩大基础知识,补充阅读材料,但是精神传递、文化传承、意识形态培养却常常被忽略,淡化迹象明显。学生不应该像木偶一般的单纯接受知识,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有思想、有灵魂的。
他们应该通过这门语言的学习走向世界,心系祖国,架起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第三,即使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知识传递中会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但是课后作业留置和学期评价中却不再回访学生的学习反馈,有的时候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也很难用作业来测评,因此存在英语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结果评价手段和方法单一且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
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合格人才,国家教育部在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学习他国的语言,加深对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尊重他国的语言和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并热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学目标中提到,“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由此看来,“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英语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围绕爱国主义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高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爱国主义的精神本质、鲜明主题、显著特征,为广大中小学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高中英语教学本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价值遵循,着力追求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需求的英语人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理论,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多次重申将全面育人、全面发展的“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各学段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推进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爱国主义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力量之源,是文化自信的基础。面对现代国际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影响,中国人民在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核心指导价值。广大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意识形态的形成期,这样的特殊时期必须要在正确精神价值引领下构建自己的人生观。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英语教师完善和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英语教师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英语学科教育,将西方追求民主、自由、科学的价值观和我国的爱国主义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英语学习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仅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构建。第三,英语是一门国际化的课程,学习英语是为了使学生与世界接轨。通过学习语言,学生可以了解他国的文化和思想,走向世界并与国际接轨。我国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在国际主义指导下,自觉加强民族自信心的爱国主义。两者结合将会形成更大的合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主题鲜明、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这也就是说当代爱国主义重点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展开。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坚持弘扬爱国主义,利用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引领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广大英语教师只有在统一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思想引领之下,实施英语教学方可践行英语“课程思政”,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国家培养合格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照琨,郭崇岳.爱国主义教育概论[M].北京:1993.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99(7)
[3]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19
[4]于双好,陈君.科学认识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5]梁小菊.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分析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