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听说价值,拥抱“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 周璇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 探讨初中阶段核心素养理念下英语听说整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周璇
        永嘉县瓯北第一中学 325105

        摘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 探讨初中阶段核心素养理念下英语听说整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对提升初中生英语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核心素养出发,融合核心素养的内涵,讨论分析了听说整合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字: 核心素养;听说整合教学;教学设计;初中英语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积极开发了核心素养思想框架。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社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什么样的人”能够适应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需要。2014年,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立德树人”的概念,并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新的要求。它明确指出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重点环节是制定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的教育活动。每个学科设立与开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说,每个学科都要结合自身科目特点帮学生形成以后所需的关键技能和品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初中阶段英语学习提出了与社会需要更为匹配的要求,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本研究从核心素养出发,结合英语听说整合教学相关理论,希望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
二.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整合的教学策略
        一、更新备课思维,结合核心素养,深入挖掘听力文本的教学价值。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的听说教学仍然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重视语言基本功的积累,不能将语法项目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保持基础语言知识方面的教学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通过创设(模拟)真实情境,重视功能语用的背景,关注语言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生活的实际,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实践性,从而达到师生在教学中“螺旋式上升”的共同成长与收获。
        听说教学的语篇与读写教学的语篇差异较大,但是深入其中,也会发现语篇的基本规律。如《新课标》提出了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进行语篇分析建议,同样适用于听力语篇的分析与挖掘。What是指分析语篇的主题和内容,Why是指解读语篇的涵义或者作者意图,How是指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听力语篇分析时,教师同样可以从以上三个角度分析文本,逐步挖掘教学价值,学生在听力层层思考,锻炼深层思考的能力。
        二、准确定位学情,结合文本价值,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目标应该设置在学生能力上一点,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才可以说是有效的教学。有些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时常常还没有来得及全面了解学生的水平和层次差异就贸然设置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往往会有片面、 主观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测试、开学摸底、课前访谈等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情分析,这样备课时才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而课前学情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全面、深入的课前学情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进步的空间。这样就为制定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提供以下信息和依据:学生在本话题下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如何?学习目标的四个维度如何叙写?通过今天的学习各个层次的学生大致能掌握到什么程度?需要学习什么样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这些素养有进一步的发展?设置什么样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才能达到这些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听说教学学情分析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已有语言知识和经验,还应关注学生对听力主题具有的背景知识,以及关于主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难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不能忽略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教师应充分理解语言背景知识和听说微技能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对语言交际能力时刻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语言背景知识(schema)。在听说教学中,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大量的听力输入和适度的听力微技能的点拨,以此提高语言输入的质和量;多听、多说,在运用中增强记忆,形成内化,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设计有层次的听说学习活动,打造“生本课堂”。
        根据《新课标》,在设计学科学习活动时,可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和经验的输入一学习理解活动。二是知识和经验的输出一应用实践活动。三是知识和经验的高级输出一迁移创新活动。学科知识须经过学习和理解、应用和实践、迁移和创新等关键能力的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听说教学目标须通过有层次、整合性的层层递进的听说学习活动,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能力向学科素养的转化。
        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以学生语言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塑造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切实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方针,打造出“生本”课堂,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任务的设计,切实创造“学位中心”的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4).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 /167226. html.
[2] 辛涛,姜宇.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人民教育,2015,(09):54-5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4] 徐浩. 挖掘听力文本语篇特征对教学设计的意义一以北师大版 《英语》八年级下第11课“OnlineTime”为例[J].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7(10).
[5] 李慧芳. 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文化品格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7(12).
[6]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一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英语教师,2015,(16):6-7.
[7] 程晓堂,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5):79-86. 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 中国考试, 2017, (5):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