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琼
重庆市云阳县双江小学 重庆云阳404500
摘要:数学文化的形成是在长期的历史应用中总起出来的,在整个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刻意的引入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文对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对于小学生有重要的启蒙和教育作用,数学文化能够体现出具体数学知识的内涵,其含带的数学精神,能够极大影响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接受良好的数学文化熏陶,能够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一、数学文化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数学文化思想,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数学启发,从而达到思维发散的目的。一般来说,数学教材都会涉及到很多经典问题,而这些经典问题的背后是一段数学文化,老师需要把问题背后的故事告诉同学们,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了解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形成自主思维体系,也就大大强化了思维能力。
(二)继承优秀的数学文化
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数学文化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渊源,其中世界著名的数学定理或是相关的发明中,有很大部分都是中国数学家研究而来的,所以我们国家的数学文化史可谓深渊广博。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学习基本的概念和定理,更是学习一段关于数学的文化,所以老师进行数学授课的时候,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有效地融入一些数学史内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掌握好相关的数学知识,并有效地继承优秀的数学文化。
(三)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学习兴趣强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数学成绩不好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这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这说明小学教师在上数学课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未能有效整合数学文化的相关知识,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的结果。如果小学教师能充分将数学文化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引入传统文化故事
在悠远的历史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传统文化小故事和名人故事。课堂上可通过引入小故事,向学生呈现古人数学思想,普及古人的一些计算方法。在了解故事过程中,学生将被其蕴含的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等传统文化精神所感染,主动继承故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故事通常具备一定说服力,所以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巧妙引入经典故事,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魅力的体验,树立正确的成长方向。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时,可先引入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小故事:刘徽思想敏捷,一生都在刻苦探求数学。
在面积计算上,他经过数次研究,提出可把一个图形分割、移补来计算出它的面积。听了刘徽的故事以后,学生被他坚持不懈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所感染。当学生与故事中的刘徽产生情感共鸣以后,可再顺势引入割补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S=a×h这个计算公式,还将促使他们主动继承坚持不懈的传统文化精神,积极探求多边形面积知识。
(二)了解古代计算工具
古代计算工具有着独特作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课堂上为了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带领学生认识由古人智慧创造而成的计算工具,启迪他们透过计算工具发展史增强文化自信,了解更多中华传统文化。期间,要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主调查古代数学计算发展历史,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四则运算》一课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时,可适时引入古代计算工具发展历史,让他们深入了解人类最早的手指计数计算工具,再认识石子计数、结绳计数、契刻计数、算筹计数、文字计数、珠算计数等人类历史上的计算工具发展历程,之后带领他们学习现今的计算器符号和功能,培养他们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当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简单的四则运算以后,开始引导他们学会笔算两、三步式题,深入掌握四则运算计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既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正确的四则运算计算方法,又能够丰富他们对古代计算工具文化的了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人文情感的激发有利于数学文化生命力的提升
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是一个被越来越重视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中,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思维过程的锻炼,实际上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上的,这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是不谋而合的。在每一堂数学课学习完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情感性的评价,开心——因为有很多收获;一般——获得了一些知识;难过——没有好好地学习;等等。这些情感性的评价对于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找到学习的动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不好的表现进行自我归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升华,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这种持续不断的动力才能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生命力持续提升。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数学文化并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品,它是真真切切影响到学生对于数学全面而客观认识的根本属性。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这种文化属性,才能利用这种属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要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情感属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通过对数学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的深度挖掘、通过开发思想教育元素、整合教育资源、激发人文情感,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数学学习的生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文化的渗透进行教育,可以从教材、教师和教学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应用,也是未来小学数学进行创新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向,可以更好的提升数学学科的知识教育,进而更好推动整体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展现出文化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荣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1-32.
[2]郝倩.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邵大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4]游小云.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的案例研究[D].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