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杭州市临安区江南幼儿园 311300
[摘要]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的师幼互动必须要从以下方面重视:让幼儿在互动中主动学习;教师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鼓励幼儿自主的引发互动;教师运用多种互动类型,这样教师才会慢慢的创造出更多的积极的、有效的师幼互动,也可以更好的发展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师幼互动 被动 主动
在师幼互动中,师幼互动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互动双方的行为方式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师幼互动的行为双方是教师和幼儿,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即充当互动行为的发起者,也是互动行为的反馈者”,师幼互动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不是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就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师幼互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不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有学者提出“师幼互动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和教师都是师幼互动的主体”。但是从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部分幼儿提出的合理的活动想法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实施,从而打击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活动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变得突出,幼儿的主体的地位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使教学活动偏离原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无法提高幼儿在互动中的积极性,更有甚者,会影响到下次师幼互动的良好开展。
(二)教师的互动只注重规则性、问题性,情感交流少
互动的不同内容影响师幼互动的整体性质。对日常活动的互动内容进行分析,师幼互动的内容有一定的倾向性。教师引发的师幼互动中比较注重原则性、目的性,而情感交流方面体现的比较少。教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比较关注,而师幼互动就像教师一直在维持着与幼儿之间的特有交往模式而进行的相互交往,而教师对幼儿的注意大多集中在幼儿的行为问题的处理和控制上,这样就会缺乏和幼儿的情感交流,这样的教育就会比较消极和被动。没有感情交流的师幼互动是缺乏教育的实际价值达不到理想教育目标的。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措施
(一)师幼互动中幼儿变主动学习者
正确地认识教师及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地位,真正的去了解师幼互动的基本性质,将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地位提高到与教师同等的地位,使两者真正的成为师幼互动的主体。
《纲要》中提出“以幼儿为主体,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互动学习。幼儿各种各样的好奇心都是基于对事物认识的兴趣,即使有很多问题在教师看来都很简单甚至是荒唐离奇的事,对幼儿来说却正是探索世界奥秘的动机。教师要尊重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直接体验。”
如,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创设了一个亲情树。小班入园阶段,孩子依恋情绪较大,我们把树叶变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照片。
一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对着树叶爸爸妈妈表扬孩子们,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亲情树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呆的地方,孩子不开心了或想家人了,便拿着自己的树叶爸爸妈妈,自言自语的说几句心里话。慢慢的,他们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温馨而幽默并且有适当赞扬的沟通环境可以使幼儿们从不愿表达到乐于表达,乐于分享,也让孩子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去发展。而教师创设出这样一个沟通条件就是对孩子们的最大的支持。
(二)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
师幼互动中感情培养非常必要,需要得到所有教师的重视,教师应注意时刻创造出有利于和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环境,以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高效互动。当然,情感的交流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并不是只需要一次认同、一次关爱、一次沟通就能培养起来的。它需要在每日的活动中,每日的交流中通过教师与幼儿时刻的交流时刻的认同,时刻的引导和启发中日渐积累起来的,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走下讲台,放下架子,真正融入到幼儿中间,关注他们,在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的同时还需时常给予幼儿更多的表扬和关爱,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情感互动,才能真正的融入到幼儿中间,也才能真正的打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三)鼓励幼儿自主的引发互动
许多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上,都贴着一句话:“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的,如果你不蹲下来,幼儿如何看到你的眼睛,幼儿如何感受到你充满关爱的眼神,幼儿又如何与你情感互动,心灵交流呢?也有这么一句话“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是的,首先,你要在互动中你要肯定幼儿的行为,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就愿意和你说,和你玩,就是所谓的愿意自主的引发互动的愿望,这是教师就需要积极的引导和给以积极的回应,如果你不理不睬,那么互动则此处终止。
如,在进行“蚂蚁喜欢吃什么?”的活动之后,幼儿特别想再在对进行观察实验,但是冬季来临了,一直没有发现蚂蚁的踪迹,于是幼儿又生成了新的疑问:“冬天蚂蚁去哪儿了?”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积极开始了答案的查找。幼儿找回的答案是:蚂蚁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储存好食物,冬天时,就在地底下冬眠,幼儿又提出问题:“冬天蚂蚁吃什么?他们的食物在地底下不会发霉吗?”于是我们决定再一起查找资料。一段时间后,幼儿又查到了答案。幼儿在一次次的查找中,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也对蚂蚁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步产生了新的问题:“蚂蚁如何知道冬天来了?难道想我人一样,用感知觉体验的吗?”
在这种互动中,教师的引导是孩子更有兴趣去关注并尝试解决一个问题,幼儿也愿意继续探讨他们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如何回应孩子提出问题的策略是十分重要的。这时候,教师需要通过对幼儿的肯定,鼓励,帮助和建议等方式来将本次互动进行延伸,而不是继续用约束和控制来限制幼儿,因为这样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和良好的师幼互动。
建构积极有效地师幼互动,是需要教师们从小事做起,爱心、耐心、细心、恒心是一样不能少,以上是我自己在新教师阶段,对此问题的一些经验积累,而更专业的,更准确的师幼互动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叶子.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M].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10
[2] 金乐.探索教育过程中的师幼互动[J].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5
[3] 培美.老师为什么听不见[J].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
[4] 周根兰.创设温馨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J].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
[5] 章晓露.新课标下幼儿园新型师生伙伴关系的构建研究[J].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