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好小学语文课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   作者:李春蓉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李春蓉
        甘洛县新市坝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凉山 616850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可以利用有趣的语文故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格林童话”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学生必然听得津津有味。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片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获得视觉冲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相对应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劳逸结合,实现既在娱乐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娱乐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有趣快乐的事,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例如,针对小学语文书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就可以举办一个叫做“成语接龙”的游戏。
        游戏大致内容是教师将学生分组,并且给出一个成语,让小组思考该如何把首字与前一个成语的尾字连接起来,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举手抢答的方式,抢答成功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在游戏活动最后,累计分数,得分最高的小组会获得奖励。这种游戏的方式,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加深对成语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程氛围
        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课程教学,还能使学生愉快,开心的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像接受礼物一样去接受知识。如何才能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双方在教学内容上是传递与接受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加入竞争意识,对于提高学生整体与个体的认知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竞争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


        学生对这种方式都很感兴趣,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验证方法。此外,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一些游戏搬到课堂上,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良性竞争,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十分活跃地参与其中,在游戏中互相影响、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共同进步。
三、艺术似的提出问题
        问题是教学课堂的引领者,语文课堂也因为有了提问而充满活力。问题的提出也有优劣,掌握提问方式,提高问题的质量,抓住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学生就会顺利地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提问要看对象,要坚持面向全体,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教师一定要斟酌好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提在点上,要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提问题,要避免无效问题的提出。
四、通过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有时把鼓励、赞扬这样的教育方法给忽略掉,有一次,学校有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辅导语文,讲了半天,这名学生的作业错题了一半多。这位教师气呼呼地不断指责学生,不够聪明,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我给你白讲了,说她没有头脑,并很生气的把作业本扔给学生,下去好好再改,嘴里还不停的唠叨着??听了这位教师的话,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很难受。作为教师怎能这样的指责学生呢孩子是要鼓励的,在鼓励下成长的孩子,她必定也会去鼓励别人,这样她的成长一定是非常健康。因为她是在一种被鼓励,被赞赏的环境下成长的。她自然就懂得去赞赏别人的。如果你一味的去指责他,那孩子的心灵会被伤害,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这样的学生就会缺乏温暖、自信。
        后来我找到这位学生,用委婉的语气说:“你的数学学的这么好,我相信你语文也会做的更好,你好好地把老师刚讲的再想一想,你一定会把错题改正过来的,对吗?”其实,后者同样的是一种批评,但由于语气的不同,则带来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前者会让孩子心里受到一种指责,后者会让人受到鼓励。我们还有个老师也同样犯这样的毛病,常说其学生不聪明。当然,你如果经常去鼓励学生时,学生自然会和你建立关系,你上课他自然会很认真,因为你已经和他建立的友谊,你讲课他就喜欢。如果你批评他,他就觉得自己在这个班里没有温馨,这样,学生会认为老师看不起他,结果就会自暴自弃,就不会听你的话,这样他能认真听你的课吗,
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或全班的交流讨论活动。之所以要鼓励,是因为有的学生害怕说错,有的学生因内向而怕羞,有的学生因过于自信而总是抢着发言,无形之中给其他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必要的减压。
五、结束语
        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在于让学生硬性的掌握多少语文知识,而是让学生形成语文知识探索和求知的习惯和方法。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课标,服务于教学重点,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开心的学习语文,开心的锻炼能力,开心的全面发展,成长为知识、能力、情感和谐共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