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 441021
摘要: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必须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基于此,下文笔者主要就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开展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重要性;开展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念、习惯习惯都尚未完全形成,在此阶段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因此,作为班级建设的灵魂人物,班主任必须积极发挥自身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从而使德育教育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向师性,而班主任是与小学生接触频率最高、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教师,这就使得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小学生模仿、学习,进而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产生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合理运用自身影响力,对学生加强德育引导,以此来健全小学生的人格品质,完善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小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观念尚不成熟,普遍具有较强自尊心,而且思维比较敏感,需要教师加倍关心爱护。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秉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爱护学生的基本原则,将学生看对自己的孩子,从而用更加包容的心、更加深沉的爱去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相互关系。除此之外,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能因学生成绩好坏,而对学生出现偏袒或苛责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爱护、尊重,从而发自内心的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指导,而这对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序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采取恰当的批评方式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不可避免会遇到需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班主任必须注意自身批评的方式、方法,以此来充分发挥批评的应有功效,最大限度减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在对学生批评时,班主任要尽量遵循先扬后抑的基本原则,注意自身的态度、语气及用词,首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然后针对具体的事例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身错误,从而更加认真的反思错误,更加诚心的改正错误。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对学生批评时,应尽量避开其他同学,以免学生的自尊心受损,产生逆反情绪,进而影响批评的实际效果。
(三)与家长加强沟通配合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单方面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家校配合、长时间努力。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必须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构建“家庭-班级-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首先,班主任必须向家长普及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更加配合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然后,班主任必须与家长沟通交流,制定高度一致的德育教育目标,从而使德育教育更加顺利、有序开展。最后班主任必须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系统介绍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以便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更具针对性的开展家庭德育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卡的形式,要求家长必须配合学校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落实相关的德育教育任务。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的层面,而是必须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德育主题活动中对相关德育内容内化吸收,而且通过组织德育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有助于丰富德育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兴趣。例如,班主任可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准,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卫生教育活动、安全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爱国教育活动等等,以真实的事例及趣味化的游戏为载体,使学生在听故事、做游戏的过程中,接受相关的德育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一同植树、收集废电池、看望孤寡老人等形式,更加深刻的接受德育教育。
(五)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小帮手,不仅可以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纪律,收发作业,而且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的了解班级的大事小情,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也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通过对班干部加强选拔、培养,使其在不影响自身学习的前提下协助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在对班干部选拔时,班主任要秉持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使学生通过自我推荐、互相举荐等形式选出,在学生选出班干部后,班主任要对其能力加以适当的考察,考察结束后才能正式任命,从而确保班干部的能力切实达标。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制定班规班约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规范班级秩序,为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而这对于班级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必须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必须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恰当的批评方式、与家长加强沟通配合、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等举措,切实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应有功效,为学生今后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7.
[2]李健雄.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26.
[3]陈殿文,罗经银.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夏教师,2019(1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