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鸣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沫江学校 四川 乐山 614906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实施,学科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着相对应的变化和调整,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抽象性和概括性极强,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更加严谨缜密的思考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形成的各类学习习惯、思维模式等会影响后面的人生,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起小学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主要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方面选题,希望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随着人才培养目的的转变,学科教学中也在进行教学探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方法,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与创新能力。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奠基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运算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对数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能力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善于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加理性地思考数学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自于学生的思考和质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中不断循环与反复,并且逐渐得到强化。
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挖掘德育素材,提升学习数学意志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数学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培养数学具备克服困难的意志能力和坚定的信念,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品质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和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和难度,只有具备了坚定的意志,愿意在数学课堂上克服困难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探究才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让学生愿意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克服各类困难,深入探究学习数学知识,锻炼自身的解题思维,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二)构建合作课程,提升合作探究能力
在构建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阐述,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今的素质教育提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构建合作性课程体系与素质教育提倡的教学理念相符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结合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提出具体的问题,布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和交流,通过自主探究增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合作探究是如今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教学之下学生在小组内部对数学知识进行阐述和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小组交流探究,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融入讨论之中,直接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之下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把握。因此合作性课程教学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赢,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这一课主要教授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授新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在小组内部运用尺子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个边的边长,初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样合作式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开展启发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想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应该构建启发性课程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在讲授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旧知识的导入等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3]。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等途径和方式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只要教师的引导恰当,学生就能够通过主动地思考和分析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为例,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的内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旧知识“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么?”帮助学生回忆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如何将梯形的面积计算出来?是否可以将其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借助这些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割补法、剪切等方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和精神,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进行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田勇敏.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中国新通信,2020,22(17):190-191.
[2]贠晓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学周刊,2020(24):56-57.
[3]姚生.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