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   作者:叶凡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育中的不断深入,音乐课程作为一门以审美教育为基础的学科,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叶凡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道德中学  35125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育中的不断深入,音乐课程作为一门以审美教育为基础的学科,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在音乐课程中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借助音乐引起人们之间的情感共鸣,将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融合到情感体验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强化初中音乐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审美。本文对情感教学实施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针对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感教学;?审美;?情感共鸣;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音乐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度,强化学生在情感上的表达能力,是培养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初中生的年龄较小,正处于自我认知形成的初期,对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等都会形成新的认知,这一时期学生的感情激烈而丰沛,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进行正向的情绪引导,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音乐学科综合素养。
        一、情感教学实施的重要性
        (一)情感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心理因素
        初中教育中的很多学科中都体现了情感教学,其中音乐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尤其突出。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而且初中生刚好处于心理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音乐中的各种元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为初中生单一、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色彩和乐趣,起到有效缓解学业压力的作用。
        (二)情感教学是音乐审美教学的核心
        音乐的审美主要表现在感知、想象、情感和审美四个方面,音乐的旋律作为最好的感知审美过程对人们的思维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而初中生在歌词当中可以构造其中所描绘的整体画面,放松思绪,促进自身调整良好的状态,其中有些特定的歌词甚至可以让学生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产生深刻的思想共鸣。我国的音乐课程教育标准中明确定位了情感教学的核心地位,利用音乐课程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借助音乐的力量将学生的情感激发、表现出来,借助情绪渲染来激活学生们的情感,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感受教育中,情感体验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开展音乐审美教学必须要借助情感体验来进行。
        二、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对音乐学科的重要性整体认识不足
        从现如今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音乐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应试考试趋势的影响,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音乐课程常常被当作简单的休闲娱乐课程,学校在音乐课时的安排上也存在音乐课数量少、时间短的现象,甚至有些音乐课被其他科目直接替换掉,无法完成音乐教育最终的重要目标,学校对智力、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过度强调,为了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忽视了美育课程和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提高,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虽然普遍喜爱流行文化、流行音乐等,但是却对上音乐课兴趣较低,认为音乐课程不同于文化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内容,再加上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如今流行的时代潮流脱节,因此,学生整体上对音乐课程也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


        (二)教师缺少与时俱进的音乐教学观念
        由于大趋势下对音乐教学的忽视,使得学校和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的投入精力有限,教师不注重自身教学技能和音乐素养的提高,学校也忽视了选拔教师的过程,条件过于宽松,使学校音乐教师的整体素养水平和个人的专业教学能力有限,导致初中音乐课堂单一无趣,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强化音乐思维、提高音乐创造力的目标,教师通常是按部就班地讲述课本内容中的基础知识,采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的地位过于被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尤其是没有将情感融入其中,严重背离了音乐教学的理念;有些音乐教师受到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影响,也尝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借助互动、游戏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却依旧忽视了感情体验教学,顾此失彼。
        三、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探讨
        (一)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元素
        在初中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要选取合适的音乐作品,深入挖掘其中有关情感的元素,这是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步骤,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职能和使命感,站在“辅助者”的位置对待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
        (二)设置合理的情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情景设置来促进情感教育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歌曲的创作过程中都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通过了一定的场景结构构造来进行的,教师要从实际的音乐教学情况入手,分析作品的作者和其中的思想,引导学生们共同进行深入探讨,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以激励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情感
        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初中生对歌曲的理解,教师要采取激励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会。初中生的思维敏感,并且思维变化较快,教师的表扬、激励性语言能够引导学生对乐曲作品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逐渐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观,提高音乐审美素养。
        四、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是人类社会中无形的情感载体,音乐中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可以说情感是音乐的内在核心。初中生正处于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将情感教学和音乐审美教育联系在一起,丰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音乐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端正态度,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从中体会音乐的情感和学习的乐趣,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娟.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北极光,2020(1):52-53.
        [2]饶硕.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戏剧之家,2019(1):206.
        [3]刘维婷.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3):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