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辉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龙门小学442013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措手不及。为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下发通知,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这既是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机会。现如今,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在中国已经偃息旗鼓,学生也都返回学校继续学习。虽然如今的教育来说,课堂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是无法被线上教育所取代的。但是线上教学也有它独特的优势,我们要结合线上教学的优点,发挥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教学效果,提高素质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辅助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对于现在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来说,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而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全面调动学生感觉器官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超越有限的教学时空的特点。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无论是在欣赏、绘画、设计还是其它方面都能很好地发挥其独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有着明显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效果明显。小学美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既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又优化高效教学进程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因此,首先进行“创设情境”,也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运用多媒体可以把平时不易见或以前发生的现象随时呈现出来。例如在《卡通卡通》一课的教学中,我先创设情境,播放课件:同学们,你们瞧,果园里的苹果树上,有的苹果红彤彤的,都成熟了。我们将他们摘下来放进篮子里吧?哪位小朋友想上来劳动一下?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操作,设计有两只苹果开心地放进了篮子里,可是还有一只苹果跌到了地上。然后让小朋友们想想,这只被跌到地上的苹果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苹果宝宝摔疼了,它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以此创设摘苹果情景,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在趣味中引出卡通的“引子”,为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在设计教学中,发挥主体性,突破重难点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演示课必不可少,但传统演示课有其明显的缺陷,主是耗费时间太长,学生课内活动明显不足,并且演示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信息量、趣味性不足。美术课中美术设计知识内容抽象,教师还要作大量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要作大量的训练,如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既耗时又费力。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知识,并腾出时间和精力,争取在立意创新上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发掘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力。
比如《版面设计》这一课,内容枯燥,专业性强。在班级环境文化布置方面,一般情况是中高年级的班主任较大胆放手让班级学生来完成。但是,由于不是美术专业的缘故,老师往往不会做过多的专业化的指导。因而,学生很需要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汲取。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思考、分析、实践,结合学生们平时经常完成的手抄报、黑板报、教室布置等身边例子,更能使他们有积极探索的欲望。我先把他们的手抄报作品、黑板报作品、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以图片形式展示,让学生对比欣赏,很多作品虽然精美,但没有合理的展示却会使作品黯然失色,影响作品的视觉审美。而成功的版面设计则会吸引大家的眼球,让其中的内容更有欣赏价值。由于贴近生活,直观比较,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再通过多媒体欣赏优秀的版面设计,引导学生分析版面设计的组成部分和组织形式,来总结赏心悦目的版面设计都有哪些特点。再选择一些版面设计的素材,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自己操作,进行组织摆放,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如何选择报头、插图、尾花、花边,间隔板块、美化版面。当学生的认知和需求与本课的版面设计学习目标相贴近时,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三、用在欣赏课中,营造氛围,发扬文化价值
美术属于艺术的范畴,作为一种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内在文化价值与社会作用。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美术欣赏,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跃古今。在以往的学习中,往往是以教师干巴巴地讲解,学生讨论的形式为主,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很难从中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则可以在动用视觉的同时去刺激听觉,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去品味作品的内涵,引起思维通觉。例如在《青铜艺术》一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视频导入法,介绍司母戊的高、宽、重、形状等。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新课的学习,奠定本课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欣赏学生喜欢的青铜动物入手,让学生理解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形象直观,容易理解。然后通过PPT分解法介绍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模范法。接着通过视频再次介绍具体的示范,双管齐下,学生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最后再通过视频欣赏青铜器纹饰以及铭文,了解商代青铜器早期、中期、晚期纹饰特征。穿插介绍了用拓片形式表现的青铜器纹饰与铭文,使学生的青铜知识更加丰富。多媒体的全面利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开阔了学生眼界,培养了学生对青铜艺术的欣赏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艺术的感情。
信息技术是我们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和助手,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我们美术教师来讲,应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让信息教育与美术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全方位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丰富美术教学手段,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文化的情感。使学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