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   作者:林盛辽
[导读] 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之近年来新课标改革规划,原来颇受轻视的小学体育也逐渐受重视,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逐渐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
        林盛辽
        玉环市城关中心小学
        摘要: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之近年来新课标改革规划,原来颇受轻视的小学体育也逐渐受重视,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逐渐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小学体育不再是学生漫无目的的玩耍,也不再是枯燥课堂、呆板教学的代表,而是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积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合作协调能力,这些在我国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教育在相关教学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之下,发现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从旁协助的关键作用,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让学生更多更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因此,本文以新课改下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为目标,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是大部分小学体育课程的参考教材,其中,目录表部分将现行教学策略体现的一清二楚,除去最基本的队列动作练习之外,其他的教学环节都是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通过游戏锻炼身体,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增长知识见解,促进身心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小学体育的教学主旨,但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小学体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不受活动场地及活动器材的限制,但是,固化教学方式成为小学体育在逐步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教学问题。因此,创新教学思维,自主开展课堂教学,是小学体育课堂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在当下正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思维拘泥久,小学体育不受重视
        我国素质教育一直以应试为主,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作为选修的体育课程并不重要。一般来讲,教师会采用一半的课堂时间去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剩下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形式十分有限,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教师作为学生在了解事物的先导,这样的消极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求,让小学体育课程变得十分压抑。
        (二)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的矛盾
        体育课程虽然重在内容,但创新积极的教学方式的确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但是现在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形式的选择拘泥于传统,不能灵活大胆的选材,可望而不可得的教学创新是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的重大难题。这样的教学思维恰恰适得其反,虽然让学生了解了理论知识,但是这种亦步亦趋的教学姿态会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倦。
        二、培育综合素养的教学策略及其指导方法
        (一)以兴趣为切入点,合理把控课堂内容
        作为小学的体育课程,应该有着寓教于乐的教学自觉,体育课的可行性和趣味性正是当代令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头疼却无法回避的问题。体育课程的首要宗旨是锻炼学生体魄,其次是通过娱乐性和游戏性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从而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但是许多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的娱乐活动大部分都不向学生在课下玩的那么生动有趣。许多教师在新课改的号召下,更改了教学策略,但只是徒有其表,降低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协调性,失去了游戏性质的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也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体育充满兴趣。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在班中先做适当的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兴趣方向,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获得感。教师可以通过课程主题让学生展开联想,借助体育游戏深化课堂主旨。例如,本次体育课程主题是学习立定跳远,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展前期通过小游戏“跳房子”来引出这项体育活动,这个小游戏的形式可以简单,可以复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开展游戏的进度相继开展不同难度的游戏方式,教师可以侧面的从学生对游戏通关的欲望了解到教师本身在本次课程开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课程开展的顺利程度。从小游戏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授课方式从原来的“一步登天”到现在的循序渐进,这不仅是教师不断付出得来的收获,更是小学体育课程在教学和学生的努力下一点一滴进步和创新迈进的成果。
        (二)借助传统文化之名,扩充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作为一个在室外开展的课程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课堂特色,这取决于教师对于课堂实践的利用规划。在我国素质教育的传统思维中,固化思维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所以教师要在根本上冲破这个时代赋予的牢笼,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在筛选游戏形式时,教师可以优先考虑能够代表或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游戏形式,为学生树立新时代榜样。教师在这个课程变革的关键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正确的心态去备课教学,带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和关注。例如,田径运动一般较为容易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教师可以在室内教学时让学生从刘翔的相关赛事入手,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会国家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自豪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为国家体育事业奋斗的精神。总的来讲,教师可以一方寻找学生的关注点的兴趣出发点,另一方面需要结合传统,推陈出新,逐步推进小学体育课程的变革。
        (三)教学相长,促进身心共同发展
        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主要源自于小学体育在学生开始素质教育的时候同时展开,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性工程,不容教师在授课时产生一丝懈怠,因为小学体育课程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体育知识及相关活动项目,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功过体育课程的开展让学神的身心受到正确引导,正确看待体育精神。体育课堂上开展的游戏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过渡到体育项目的学习与实践中去,而且还要通过游戏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的智力也因此得到活跃与开发。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观点,教师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并借此创新课堂活动形式,将课堂游戏化理念深入发展,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涵,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从小学阶段开始培育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为我国体育事业培育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彩霞.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具体措施分析[J].新课程,2020(29):88-89.
        [2]方秀轻.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知识文库,2020(13):61+63.
        [3]李良红,胥文凤.探讨“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174-175.
        [4]张托.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具体措施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6):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