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   作者:苗迎春
[导读] 小学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汉字文化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低年级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
        苗迎春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450000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汉字文化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低年级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能为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写作中打好语言文字根基,这就要求教师要能以符合小学生识记生字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下,对于识字教学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把识字教学丰富化、趣味化,引领学生更好的识记汉字。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兴趣识字教学策略,旨在促进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自主学习;汉字含义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主要问题探析
(一)识字教学缺乏活跃放松的氛围
        低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表现在课堂学习中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为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引起他们的识字好奇心。如果学生对于生字的认识和理解缺乏兴趣,就会出现呆板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缺乏识字的思维想象能力,从而出现厌学情绪。
(二)识字教学方式方法不够丰富化
        如果教师只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汉字,就会阻碍学生的思维拓展想象能力,也会使教学氛围过于沉闷枯燥,学生就无法感知汉字语言的独有内涵。在语文新课标要求下,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语文素养,那么教师要积极转变识字教学思路,创造灵活多变的课堂生字学习情境,找出更为符合小学生识字记忆特点的教学模式。
(三)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识字学习
        如果识字教学课堂上过于重视传统的汉字拼音朗读写划训练,就会导致教师习惯于以往的识字教学环节,学生的识字兴致不高,失去了学习汉字应有的活力。那么教师应该在学生认读、记忆汉字生词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联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领悟到多样化的生字联想记忆法,继而掌握汉字的结构、含义以及特定语境中的用法等。当学生能够以兴趣调动自主学习参与热情后,也就带动了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一)开展挖掘汉字内涵的识字教学法
        我国的汉字有其独特的认读和记忆方式,在具体的生字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汉字的拼音、结构、寓意、关联等方面,引导学生从汉字内涵特征入手完成识记。可以根据汉字代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看图识字,也可根据象形字的表示寓意让学生展开联想记忆,或是根据汉字发音结构掌握识字规律等。要注意的是,汉字都有其特殊的识记方式,不能盲目进行替换记忆,要让学生从基本识字方式中培养学习经验。


        比如在《古对今》一文的识字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汉字识记方式展开教学。首先,可以利用看图识字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来激发识字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图片感知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学生就能明白大自然有“严寒”“酷暑”“朝霞”“春暖”“秋凉”等多种表示自然和季节的字词。然后可以利用象形字记忆,如“晨”字表示太阳升起来了,人们开始了忙碌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以加偏旁组新字的记忆法,掌握“木子李”“禾日香”等识字方法。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思考空间
        小学生学习汉字需要以兴趣引导,那么教师要能以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进而体验识字过程的美妙,加强汉字识记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铺展生活化识字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展开思维联想,以此来增强生字认读记忆能力。就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下册而言,其中一篇课文是《操场上》,这篇文章中涉及到了多种和学生平时体育锻炼有关的运动类字词。教师让学生观察体育课情境,或让学生结合平时的体育课内容和自由活动,联想自己最喜爱的一些运动项目,学生就能自主联想到踢球、跳绳等活动,也就自主掌握了汉字和运动的关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踢足球、跳高、跑步这些运动想到用脚踢,也就是足字旁,而拔河、打球、拍皮球是用手拍,也就是提手旁,学生就能自主展开联想记忆,这样的汉字记忆方式也更加的富有趣味性。接下来可以进行启发交流,让学生联想还有哪些字是这几类偏旁,学生就能自主想到“提、扫、抬”等提手旁的字和“趴、跃”等足字旁的字,识字兴致会更高。
(三)利用文章语境理解汉字含义
        在语境中认识理解汉字,需要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某一段内容、某一句话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来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某一段话,然后播放相关的视频,比如让学生感受老牛甩尾巴吃草、甩尾巴赶苍蝇的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老牛的动作甩胳膊、赶苍蝇等动作,深入理解相关语境中“甩”“赶”等字的含义。这种语境理解和情境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在文章中理解汉字的用法,也就提高了识字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韦意根.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J].读与写,2020,17(34):71.
[2]刘洪玲.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29-31.
[3]汪忠良.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路径优化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76):56-57.
[4]马辉.现代语境中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议[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7):107.
[5]宋炜涞.统编版低年级语文有效识字教学方式解读[J].考试周刊,2019,(6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