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 李冰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沈阳 110034)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能源稀缺等问题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话题,人类应该学会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必然趋势。文章对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可持续设计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融入可持续设计理念的途径和改革方向,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可持续设计理念的环境设计师。
关键词:环境设计;可持续设计;设计教育
引言
随着我国对环境规划的不断重视,环境设计专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当前的热门学科。我国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义比较广泛,包括多种学科知识的结合,例如空间设计、自然环境的设计和规划、人类生活空间的设计和规划等。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高职都设立了环境设计专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设立新的教学体系,而是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的形势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露出大量的弊端,影响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大高校需要改变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加大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1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门类下的空间设计专业,天生自带有“艺术因子”与“美学导向”,以空间为研究对象,汲取艺术学、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营养的综合性学科,主要是对“空间”的“精准”设计。现阶段环境设计大学教育一般下设三个方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张绮曼教授认为环境设计具有系统工程的特点,其外延涵盖了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壁画设计、室内设计及环境设施设计等。“环境设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从微观到宏观的整合设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与人之间的行为引导设计。”宋立民教授认为环境设计是设计学科中研究“空间”的专业,不仅指物理空间还包括虚拟空间,环境设计专业以服务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多层面需求为旨归,其设计基础必然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与变化。环境设计既要敬畏自然生态,又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理论建构与设计实操、环境观感与审美意趣协同兼顾、一体发展。
2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2.1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进行课程教学期间,往往更加重视对于专业知识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价值观以及个人品德这方面的教育较为薄弱,导致了现如今很多学校会出现校园暴力等事件,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些事件的发生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反响,对于学校而言,无疑是最好的警示,一个学生就算拥有了极强的专业水平,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道德素养,毫无职业责任感,也无法成为对社会有用,对个人发展有益的人才。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期间,应当重视对于学生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在对那些优秀作品进行学习时,深入的去了解作者的耐心、专注以及责任感。
2.2开设可持续设计的相关课程
可持续设计是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培养未来设计师主要途径的高校,应该设置可持续设计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设置在专业课或者公共选修课中,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理解可持续设计的重要性。但可持续设计课程体系需要从教材、设备、案例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需要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多方面的努力,学习国外的相关经验,掌握最新的可持续设计信息。
2.3深层生态学理论的借鉴
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理应从生态整体观思考设计的本质和设计目标。生态学理论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标尺,为公众提供科学的环境伦理立场。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与社会危机,以及新技术的猛烈冲击,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被摒弃,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深层生态学由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Naess)提出,是环境哲学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观念,它以生态世界观为基础,探索人类与整个外部世界关系的伦理蕴涵。奈斯倡导人类必须摒弃人与自然分离的机械论世界观,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人与其他生物都共存于一个大环境的整体世界,他认为倡导新的绿色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要通过教育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社会粗放型发展模式、人类消费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
结语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设计意识是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目标之一,为了能成功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高校教师及相关的专家、学者须将可持续设计理念贯彻到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探索,最终构建起能够满足环境设计人才培养需求,适合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吕明月.国内可持续设计实践与教学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5,5(04):116-121.
[2]吴宗建.浅析可持续设计观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培育[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05):136-138.
作者简介:
杨迪,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李冰(通讯作者),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