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几种记忆方法在学习《血液循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   作者:李长芳
[导读]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繁多,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很多,记忆能力的强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李长芳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      610100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繁多,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很多,记忆能力的强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知体循环,肺循环,心脏内血液流动的路径,方向和血液颜色的动态变化情况,有效理解这一难点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实际,就如何学习《血液循环》提出了几点建议,如此能够准确理解、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使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血液循环》;学习建议;记忆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每个人的记忆素质都不同,记忆能人极其罕见——不超过千分之几,记忆平常者占绝大多数,记忆低劣者同样罕见——不超过千分之几。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记忆力的办法其实是很多的,重要的是要做个提高自己记忆能力的有心人,在任何场合都形成习惯,如:图表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纲要记忆法、联系实际记忆法、逻辑推理记忆法. 五官并用记忆法 、化整为零记忆法、分层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等。比如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二节《血液循环》这一节中的很多知识点是本册中的重难点,和易混点,学生很难记住它们。现将几种适合于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记忆方法列举如下:
一、比较记忆法
        这节内容的知识点杂且多,比较记忆法就是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不同点、区别与联系的过程。如
        (一)三种血管——静脉血管、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从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管壁特点、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静脉血管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动脉血管是把血液由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由微小动脉流到微小静脉。
        (二)静脉血和动脉血是由于含氧量不同使颜色存在差异。
        (三)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比较总结出它们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都是心房,是同时进行的一条循环的路线。
        二、口诀记忆法
        在生物学中,繁多的知识点有些可以编成口诀,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教材中的几幅插图都很难记住和理解,这时就可以运用口诀记忆法。
        (一)我们知道心脏分成上下左右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上面为心房,下面为心室,想象为现实生活中房屋的下面修了地下室,简称为上房下室。
        (二)从教材中的插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心脏左边以及它相连的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是用红色表示,在心脏右边以及它相连的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用蓝色表示,简称为左动右静。
        (三)在心脏以及它相连的所有血管中都是,但是也有例外,在我们的肺里,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集合上面简称为左动右静,肺内相反。
        (四)在心脏中,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只有记住了他们的位置和名称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血液循环,这时就可以找出规律,总结为与心房相连的都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都是动脉。
        有了这样的口诀,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三、图表简化记忆法
        在教材中有很多的彩图很漂亮,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要让他们把她们牢牢记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就要思考怎样让这些图片变得更简单?怎么样使知识点在这些图片上一览无遗?这时我们可以应用图表简化记忆法,如图所示:
        
四、联系实际记忆法
        在我们初中学科中生物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要学好这门课程,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多观察,学习时多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如在学习血液循环时,血液途径是:

        如图所示,其中在全身毛细血管网和肺部毛细血管内进行了气体交换。如果仅仅是这样让学生总结出来了。学生还是难以记忆,这时做一个恰当的比喻,这时动脉血含氧气、养料丰富比喻为干净的自来水,静脉血含代谢废物比喻为肮脏的自来水,肺比喻为废水加工厂,心脏比喻为自来水厂,各家各户就是一个个的组织细胞,干净的自来水(动脉血)从自来水加工厂(心脏)出来通过自来水管(心脏)被运输到各家各户(组织细胞),被用后就由干净水变成了脏水(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又通过地下道水管(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运输到废水加工厂(肺),把脏水加工成干净的自来水(静脉血变为动脉血),通过管道(肺静脉)运输到自来水厂(心脏),就这样形成了一条循环的路线。这个比喻贴合生活,学生很好理解,也加深了记忆。
五、结构体系记忆法
        此种记忆方法多用于复习。学完一节、一课、一本书总要进行复习巩固,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了解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首显灰出贯穿于知识的主干部分,再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分支内容串联在主干之上,抓住主干顺序记忆分支内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细小的内容填充进去,个个知识点犹如“冰糖葫芦竹签串”,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或张冠李戴的毛病。
        在学习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是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难点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除应用以上方法,在复习时结构体系记忆法很值得推崇。复习完心脏的结构后,就像上图一样由左向右写出体循环,由右向左写出肺循环。由于房室瓣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到心室,所以左心房流到左心室,右心房流到右心室,就连成一条循环路线,所以体循环与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一条循环路线。最后结合教材插图以红色笔表示出动脉血以蓝色笔表示出静脉血。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结构体系,是这一重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记忆知识的方法很多,以上五种是比较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好的学习记忆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化繁为简,既能完整地记忆生物课的基本知识,又能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主编,《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3版。
  [2] Kenwin Trudeau著,《魔术记忆》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6月第3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