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学的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   作者:章吟蓝
[导读] 幼儿阶段的教育可塑性显著由于其他阶段,这种情况下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民间游戏的融入,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幼儿意识形成良好的影响,使民间游戏伴随幼儿的成长过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的身体素质与精神内涵都会得到全面的培养
        章吟蓝
        浙江省诸暨市暨南街道街亭幼儿园
        摘要:幼儿阶段的教育可塑性显著由于其他阶段,这种情况下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民间游戏的融入,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幼儿意识形成良好的影响,使民间游戏伴随幼儿的成长过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的身体素质与精神内涵都会得到全面的培养。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学;设计
        引言:处于现代化教育模式下,幼儿园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促进身体素质发育。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持续深入,国家针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指导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教育需要结合幼儿兴趣融合多元化体育教育,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在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其坚强乐观、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民间游戏的优势
        首先,民间游戏对于游戏空间的要求相对较小,并且对于游戏材料的要求较低,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制作,在课间加以有效利用。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存在分配不均衡问题,对于一些教育经费欠缺的幼儿园来说,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因地制宜的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既提升了幼儿体育教学的娱乐性,教学效果和质量也显著上升。
        其次,民间游戏的健身、健心、健脑效果较为显著,社会化娱乐性质较为明显,既可以以体育比赛的形式开展,也可以通过玩耍的形式存在,在开展游戏过程中孩子需要进行团结协作或是进行良性竞争,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幼儿的身体机能,使其社会化发展与品质培养得到提升,游戏的成功或失败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最后,民间游戏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民间与游戏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且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游戏中涵盖了多种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与人生哲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民间游戏能够实现幼儿园、幼儿、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民间游戏的价值
        以往的幼儿园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幼儿园的课程开设多是参照现代化教学形式,虽然模式和理念较为优秀,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容易存在诸多的弊端,这种形势下,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开展教学时幼儿园领导与教师可以结合区域文化的游戏内容展开教学纲要制定,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定期开展构成科学的教学活动网络,对于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积极作用。以往幼儿园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孩子的主体地位难以展现,开展民间游戏活动能够实现现代化教育角色转变,幼儿在参与民间活动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天性与创造性,身心处于愉悦状态下,不仅运动技能和动作展示可以得到快速提升,身心素质的培养也能够发挥长久的效果,全面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学的设计
(一)拓宽游戏资料收集渠道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项目较为丰富,部分幼儿园能够将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进行融合应用。同时也存在民间游戏资料整理困难的问题,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活动教学时可以结合较为经典且稍加改动就能有效应用的游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多方面促进幼儿发展。在拓宽游戏资料收集渠道时我们需要对民间游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分析,选择适宜幼儿群体身心发展的游戏内容,结合游戏的亮点进行合理的创新,使民间游戏可以与时代发展高度结合,能够为幼儿阶段的孩子成长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科学组织体育游戏的开展
        科学组织游戏的开展,首先要对游戏时间加以合理的掌控,在不同的学期开展不同的民间游戏,避免幼儿长期处于特定几种游戏模式下失去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要探究民间游戏适宜的开展时间,例如春季、夏季、秋季可以多开展户外跑跳类运动项目,冬季以室内体育运动为主,适宜的开展相应的户外运动。由于民间游戏的种类较多,幼儿园教师需要对游戏种类选择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横向和纵向结合的方式创建具有层次化的教学模式。民间游戏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教师在实践探究中也要加强对多种游戏融合的研究,在现有民间游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师和幼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既能够提升游戏的安全性、组织性也可以增强师生感情,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幼儿个体差异
        我国南北文化差异性较为显著,各个区域的文化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征,例如东北地区的雪地游戏、南方地区的竹制品游戏,在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融入时需要遵循文化的差异,同时更要注重幼儿个体的差异。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身心特征均有所差别,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教学时需要加强对幼儿差异性研究,为其提供合理适宜的民间游戏内容,避免盲目的开展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应当以民间游戏的优化为切入点,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和兴趣,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实际教学方案探究,为更好的保持幼儿对游戏教学活动的长期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需要适当的提升游戏难度,使幼儿能够保持长期的兴奋度。
(四)提升民间游戏开展的安全性
        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教育部门在2016年更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针对四个方面对幼儿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指导,其中首要内容便是保障儿童的身心安全,规定幼儿园需要每日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针对教育部门作出的指导和促进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时,教师需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并逐渐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结合现代化体验式教学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在组织游戏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对幼儿进行引导,在教师的关注和指导下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幼儿可以养成自我保护能力,后续教学活动中再组织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教师在周围监督指导,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幼儿受到意外伤害。
        结语:民间游戏对于现代幼儿教育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在进行教学课程开发时应当充分认识民间游戏的价值,将民间游戏与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有机融合,全面培养幼儿的身心素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艳. 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手段的运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 000(002):P.32-32.
[2]李研, 吴英. 幼儿园游戏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浅析[J]. 求知导刊, 2019, 000(004):131-131.
[3]潘思佳.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