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梁
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 3111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鲜明,初中阶段学生的诸多问题,更令班主任头疼。本文结合班主任采用柔性管理的工作实际,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系统阐释了柔性管理的策略,并总结了柔性管理的作用及反思,为新时期的班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克刚,暖心,入理,柔性管理,初中班主任管理
引言
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家庭发展的复杂化和社会发展信息的多元化,造成了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多极化。尤其是初中学生,想法更多元,情绪更复杂,独立性更强,叛逆性也更强。而初中班主任,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学生们在人生最重要阶段的指导者。初中班主任,应该通过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和强大的心理。
一、柔性管理模式的概述
(一)柔性管理模式的内涵
柔性管理以柔性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被管理者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初中班级的管理,是以初中生为中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合理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约束力,并形成班规,使个人行为服从于集体意志。
柔性管理的本质特征就是在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在管理的过程中凸显人性化,关注学生的人格。这种方式提倡对学生要足够信任、尊重,并且极力给予肯定和夸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积极效果。
(二)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
1.实效性
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更多,也更了解学生的情况,一旦发现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学习状态不佳,通过面对面交谈,让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班主任也对学生的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改进自己的不足。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就是柔性管理的实效性。
2.独立性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对于学生都是统一管理。这就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端,班主任无法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有可能导致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当而使管理效果不佳。但是柔性管理与此有极大的不同,它对其它种类的管理模式具有较轻的依赖性,在施行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太多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3.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能力水平以及受教育经历背景各不相同,对他们进行管理时,要根据个人特点选择相应的管理方法。初中班主任应该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不能采取简单粗暴、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把他们大致分为几个类别,然后针对各个类别的学生,专门制定出不同的管理方案。实行柔性管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有进步。
4.人本性
柔性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把学生本人看成管理的基础与核心,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是管理者。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与老师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班主任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明白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用心良苦,这种理解是相互的。班主任要让学生发挥出他们的执行性,只有学生将各项管理措施执行到位,才有利于在班级内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关系,这样既有利于班集体的进步,也有利于帮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
5.策略性
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大多数的班主任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奖惩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是,对于违反规章制度学生的处罚,必须讲求策略,简单化或者粗暴处罚必将引起学生甚至是家长的抵触。而高明的班主任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耐心地与家长和问题学生沟通,细致入微地分析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化问题为机遇,从而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改进是为了前进”的目的。
二、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一)以柔克刚,化解学生的心理抵触,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1)班主任积极准备,以柔性情怀关照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每天可能都会发生,无论作为成人,还是作为老师,班主任需要站到情绪的制高点,用理性提醒自己,不能和学生一般见识。同时做好柔性管理的准备:第一,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时刻关注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第二,了解特殊学生的状况,建立班级特殊学生的管理档案。第三,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个人的疏导措施,从而在管理班级的实际工作中使柔性管理这一举措得到充分应用。
(2)以柔克刚,化解抵触
柔性管理在化解学生抵触情绪的过程中,有以下策略,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叛逆王理顺成长之路
S同学,小学里就是出名的“叛逆王”,从小就受到溺爱,课堂上我行我素,各科作业几乎都不完成,常常与老师和同学作对,不配合老师的工作,甚至有时还说一些十分偏激的话,让老师很头痛,师生争端不断。班主任观察后发现,该生很好强,往往因为懒而做不到很多事情,但不肯认输,所以就表现出了不合作、不乐意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班主任一反以往对S打压的形式,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她的心声,为她制定了一张短期疏导方案和长期成长地图。
班主任和她一起分析她每天的进步与不足,细化目标,不断鼓励她发挥自己的英语特长,还让她担任英语课代表,从英语上找到突破口。英语上的成功,让她建立了自信,并学会了反省,端正了学习态度,最后不仅成绩突飞猛进,而且成了老师管理班级的好帮手,帮助老师去疏解其他同学的情绪。
从案例一来看,班主任用的就是柔性管理的措施,主要运用到了以下方法:
首先,充分的调查和冷静的态度使班主任占据了主动。对叛逆现象不是指责和谩骂,而是倾听、关怀和帮助。这不仅让班主任有回旋的空间,也给学生释放情绪的空间。在学生情绪冲动时,班主任若针锋相对,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选择冷处理,学生在情绪释放后,会慢慢回归理性。
其次,针对判逆的原因,进行归因研究,找准叛逆的根本因素。学生叛逆有各种原因,班主任不能只是根据行为来做出武断的评判,而是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内心诉求,全面了解学生叛逆的原因。S其实很聪明,只是因为过于宠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所以通过叛逆行为,发泄得不到承认的不满,同时也带有报复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在了解了原因后,班主任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同情,并认可S的智慧,同时对她不认输的精神也表示称赏,从而让S同学从老师身上找到了知音之感。
第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班级中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的问题,要求每个同学马上改正是不现实的。班主任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跟学生一起制定发展方案,在得到学生内心认同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肯定学生,慢慢改变学生的叛逆之心。班主任的柔性管理能够给予学生心理支持与鼓励,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与价值观提供保障。
(二)以柔暖心,建构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的家校网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和学校双方的行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学生的成长达成共识,以柔性管理温暖学生心灵,这样才能形成整个班级的柔性管理的氛围。
案例二:疫情期间温暖孩子心灵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班主任和孩子们,只能通过钉钉群、微信等网络进行联系,每天见面变成了视频聊天,家长们反映了各种问题。如何让学生能够在疫情期间,学习生活和谐快乐呢?班主任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对于有进步的孩子,第一时间联系家长,进行表扬和肯定,不仅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也树立了孩子继续努力的信心。对于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孩子,先稳定家长的负面消极情绪,从正面进行引导,提出具体的方案,比如每天坚持完成一个小目标。同时和这些学生单独沟通,以班级优秀的孩子为榜样,发挥同伴效应,动之以情,激励他们,重塑自我。
在案例二中,也体现了班主任的柔性管理原则:
首先通过新颖的形式,让同学和家长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是一个增进彼此了解的好机会,班主任在这个创意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和家长两大主体,也充分体现了人本理念。
其次,班主任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亲自参与进来,这比任何其他人的转述与反馈都更为直接,可以让家长切实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情况,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改善,更有利于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
因此,初中班主任运用柔性管理模式时,就应该积极向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明确孩子发展的诉求与需要,从而为孩子的进步做出进一步努力。
(三)以柔入理,人性化却又重规则的管理制度
柔性管理对管理制度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要尊重规则,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性化,两者交融,才能真正让自我管理扎根于学生心灵深处。
案例三:人性化与规则化的平衡
在课堂上总会有学生不认真听讲,自习课上更是有学生无视班级纪律,交头接耳,大声喧哗。班主任决心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和学生一起制定了班级的规章制度。班主任制作了每日量化评价表、每周家校联系单和每月综合评价表,对学生的各类表现细化目标,进行分类评价。评价学生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学习成绩,而是更注重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再和学生一起探讨改进方案。每个学生都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班级荣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班级氛围活跃而和谐。一个月后,班级的状况明显改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班级纪律得到所有老师的夸赞。
在案例三中,体现了以下柔性管理的思想:
首先,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改变了以往仅仅凭班主任绞尽脑汁想办法的局限性。由于学生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所以更有利于他们在后期自觉遵守,从而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和习惯。班主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觉地将规则内化于心,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主意识。
其次,班主任善于观察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并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既有利于让学习弱一点的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做贡献。
柔性管理模式强调人本思想,在管理的过程中更注重情感交流。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必须将严格的管理制度与充分的情感交流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形成有纪律的班集体,也有利于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结束语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与背景下,中学的班主任在管理中实行柔性管理是一种趋势,这也是基于当代学生的特点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适合中学班主任教育的,这也体现出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但是这种管理模式要想真正产生好的效果,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各方面教育者都尽自己的力量,才可以让柔性管理在每一个班集体中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振文.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J].中外交流,2018(46):112.
[2].高霞.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价值体现[J].中华少年,2017(1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