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李富芬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李富芬
        仁和区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四川攀枝花市   617061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阅读学习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并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开丰富的阅读活动,以此不断的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前言: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能够掌握一些较为简单的阅读方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对中年级的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教授更多的阅读方法,还需要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有效地提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庞大的知识体系。
一、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各项能力和习惯都处于形成或者是初级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夯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例如,在进行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文章内容的学习之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自主预习的任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去搜集关于小兴安岭的图片或者是视频等,并在上课时和大家描述自己认为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教学任务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资料收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方面,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以此不断地去积累写作的素材。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得提高。
二、创造性阅读
(一)个性化阅读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不同的学生在读同一篇文章时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想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大胆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的不同想法和观点。这样一方面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里进行阅读,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阅读的自由。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需求。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时,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联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不仅能够良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真正地去感受到文本字里行间所传递出来的真情实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完部编本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的展开想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同学们,你们想变成什么呢?如果愿望真的实现了,你们会怎么做呢?”利用这样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构想。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一个更深刻地理解和认知。
三、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还应当着重去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这篇文章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质疑,“司马光用石头砸缸时,不会砸到里面的小朋友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司马光砸缸”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司马光这个人物的聪明之处。引导学生形成面对问题临危不乱,镇静思考的好习惯。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二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地教师将阅读和写作分成两个不同的板块展开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无法获得有效地提升。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阅读与写作这二者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写作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完成部编本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文章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章的续写,想一想小蜘蛛会为看房子讲什么精彩的故事,或者是从其他的角度出发,通过大胆想象和联想完成写作。再如,在完成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荷花》这篇文章的讲解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自身对荷花这种植物的认知,试着融入个人情感,并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仿写。这样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结:
        一言以蔽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阅读教学,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不断地更新和优化阅读教学的模式,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卢碧云.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42-43.
[2] 刘立云,葛福鸿,张丽萍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与转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4):67-71.
[3] 张雪丽.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J].学周刊,2018,(15):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