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晓
济南市济阳区实验中学 251400
【摘要】针对阅读方面的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课堂中教学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情操上的陶冶。然而当前形势下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阅读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对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现状
一、当前背景下,初中阶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过程,中学阶段语文课堂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需要语文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而做好语文阅读课堂的指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和掌握阅读知识,进而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由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影响阅读教学的不良因素较多,因此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在初中阶段语文阅读课堂中语文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师所造成的影响,在中学阶段语文课堂尤其是阅读课堂中,多是以应试教育所需要的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和教学开展点的。语文教师只重视对这些所谓重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给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发挥自己理解力的空间,而是一味死板的填鸭式的将这些所谓的阅读重点和阅读知识传授给中学生,而并不重视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个人感受和个人体会,也不重视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素材所提出的个人意见和学生的个人感觉。阅读课堂只是强制性的进行阅读知识的学习和阅读技能的学习,学生并没有感觉到被尊重,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中学生更加厌烦阅读课,进而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急剧下滑。
(二)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忽视了阅读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精神。
在当前的初中阶段语文课堂,尤其是阅读课堂的开展中,语文教师仅仅是根据那些语文试卷中所标出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讲解和开展语文课堂的,并不重视对语文阅读素材中闪闪发光的人文精神和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志趣。教师所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也只是单纯的粗暴式的总结和归纳。语文教师只重视对配套教学文章的浅层次的分析,例如更喜欢督促中学生背诵和默写重点文章段落,而不重视对这些重点文章段落的人文内涵和作者的精神情感的讲解和分析。而这些阅读素材之所以被选进语文教材中,其优秀之处就不仅在于语言华丽用词优美,还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自己的志趣和志向,然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并没有对这些精华加以重视。
这种不重视精华,只重视浅层次的教学表现,也使阅读教学不能达到语文教师希望的目的,更不能达成语文教师和教材设置的所希望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初中阶段语文阅读课堂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公正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课堂中的表现程度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还可以帮助语文教师针对学生的这种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教学规划和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抛弃传统应试教育只单纯的以中学生的语文成绩来判定语文水平和阅读水平的评价体系,而是结合中学生的具体语文阅读知识掌握情况和阅读能力的运用情况,以及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的要求来制定相关的合理的、高效的、公正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中学生阅读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阅读技巧的运用情况以及阅读素养的发展情况等诸多方面,而不是单纯的以语文阅读学习成绩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标准来判定和评价学生的在阅读教学中的反应和表现。用多种因素在内的教学评价体系替换以单一语文成绩为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中,不仅可以焕发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阅读课堂的互动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价体系中所反映出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调整自己的进度和教学模式,创设中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的阅读教学模式来开展接下来的阅读。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参与热情
良好的阅读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参与兴趣和阅读热情。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入手,创设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教学情景来激发和吸引学生的阅读课堂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就是会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学科进行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对于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和自己认为课堂古板枯燥乏味的学科,则会抱以反感的态度,进而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的现象。因此,为了避免这种走神现象的出现,语文教师就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创设语文课堂情景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阅读课的兴趣来自发的投入进阅读课堂当中。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就要结合相关信息化手段以及多种学生所感兴趣的教学模式,通过制作精美课件或者是其他教学引入素材,来唤起学生对即将开展的阅读课堂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利用多媒体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使阅读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而在阅读课程中根据学生的阅读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情况来巧妙的设置问题,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还可以为接下来阅读课堂的开展起到引入作用。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诸如此类的中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教学活动,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语文和阅读文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语文教师还可以抓住阅读素材中最具表现力、人文内涵最深的句子来进行反复的推敲、感悟与理解。在阅读课堂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情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可以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以及体验美,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为促进和发展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毕业学.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0):129-132.
[2]朱雨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3.
[3]鲁桂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