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诚平小学 362802
摘要: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推动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促使语文教材的编排形式有所改变,同时也产生出一些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其中群文阅读就是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与传统阅读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群文阅读的有效应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群文阅读的重视,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所谓的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同主题的多篇文本,通过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一种创新,其自身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其自身的理解能力,促使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得到提升。基于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提高对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而且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其有效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借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群文阅读的概述
对于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来说,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内容,明确相应的阅读主题,以此选择与这一阅读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组织小学生以小组这一形式进行自主、合作以及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增强其自身的情感阅读体验,促使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以提升,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1]。
第一,有助于小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与以往的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的阅读量提升2到4倍,而学生自身阅读量的增多,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使学生的阅读知识积累的更多,大大促进了学生以后读写能力的提升;
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之中,对于阅读材料的组织通常都是以相应的教学主题为基础,通过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讨论相关阅读材料,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
第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群文阅读教学本身就比较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体现,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这种学习方式,则能够促使学生阅读教学中实现自主阅读、感悟,提升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群文阅读的主题
小学教师若想开展有效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就要明确相应的阅读主题,并根据这一主题选择适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的材料,确保群文阅读教学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而在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时,小学教师需要考虑到语文教材的编排情况,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语文课文都是分单元进行设计的,而且每一个单元中都有相应的训练目标,教师则可以结合每单元的训练目标,对阅读主体予以明确。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这三单元课文内容都是对自然风景的描写,教师针对这一单元开展阅读教学时,则可以将“景物描写”作为群文阅读的主题,选择多种描写景物的阅读素材,以此开展相应的群文阅读教学[2]。另外,小学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其自身的教学设计,或者是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阅读主题予以灵活设置,比如,教师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作品作为阅读主题,也可以将相同表达方式或者写作手法作为阅读主题,借此选择阅读素材。
(二)科学选择群文阅读的材料
低年级小学生本身的年龄就比较小,若是阅读教学较为枯燥,将会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因此,小学教师则要借助阅读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对相关阅读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在选择相关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群文阅读的主题,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避免选择难以理解或者是太简单的阅读文本,而且还要将与阅读主题不相符的阅读文本剔除,以免阅读教学偏离主题,影响教学质量。
二年级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尚未成熟,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则可以选择具有趣味性内容的阅读材料,使其既能够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师还需要对选择的阅读材料进行合理编排设计,使其能够完美的融入群文阅读教学之中,比如,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教师以《日月潭》这一课文作为阅读主题时,可以选择关于描写景物的阅读文本,同时还要确保其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并掌握按照顺序描写景物的这种方式,及文本内容中遣词造句的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
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其学习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的集中状态,这样也会影响到群文教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教师则需要结合群文阅读的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多种趣味性教学方式,借此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阅读。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教师针对《寓言两则》这篇课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讲解《揠苗助长》时,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你们种过植物,或者是家里有种的植物吗?”“若是想让植物快速成长需要怎么做?”“能不能直接将植物拔出来,让它快速长高呢?”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揠苗助长是不可行的。在讲解《守株待兔》时,则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促使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道理。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群文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小学生的学习发展中能够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小学教师要意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并且还要对群众阅读的应用问题予以明确,针对这些问题设置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确保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碧华. 文与文之间的有机互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9):19-20.
[2] 马凤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新思路[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