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弹性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郑文英
[导读] 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努力改变教师的自身定位。
        郑文英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狮城第二小学  福建宁德355400   
        摘要: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努力改变教师的自身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将刚性教学和弹性教学相结合。针对教学重点,教师应统一刚性要求,让学生夯实基础,并适当的运用弹性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层次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弹性设计;教学价值;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落实,在语文教学方面,我国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明,要着重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将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以自然和谐发展为本的内容作为教学理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成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差异,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弹性教学方案,并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为生成动态教学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互动中有所感悟,进而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升华。该种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应用该种教学模式为研究性学习课堂创造了更广阔空间,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自身探究和创新能力。
一、了解学生现状
        小学生因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天性好动,思维形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另外,因他们天生的智力和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同,所以学生们在素质方面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才思敏捷,行动力强;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弱,行动迟缓;有的学生识字很多,能够熟练的朗诵课文;还有的学生认识的汉字不多,甚至拼音掌握不牢固。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先领着孩子们进行生字识记,而后再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选择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带领学习情况不好的学生学习。在完成学习后,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而后以游戏的形式来巩固生字。在上课过程中,当小老师的学生们有很大的学习热情,而这也成功的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他学生受此影响,也加入到了反复朗读过程当中,从而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所谓课文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先进行教材研读,探究是否可以利用教材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大多数的课文内容都可以通过图片理解,但有个别词汇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动画的形式展现词汇含义,从而让学生加深印象,对此会进行深刻理解。该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差异性充分考虑在内,在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对教学形式进行及时调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计有弹性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空间
        每个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种差异性充分考虑进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思考问题,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弹性设计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怀揣着自己的经验和灵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当中。这个学习过程是充满情趣的,同时也充满了生命活力,而该过程也是课程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不同情况下讲解同一内容,教师需要对教学要求划分层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学习,帮助学生增强自身自信心。


三、设计灵活的教学形式
        (1)刚性设计教学形式和弹性设计教学形式的应用并非绝对,两种教学形式相辅相成,既有对立之处,也有统一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一节课的不同环节中使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式,,从而丰富教学形式,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2)若想运用弹性教学设计,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若将每篇文章都强行套用该种设计形式进行教学,不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3)在使用弹性教学设计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考虑其教学效果。弹性设计的教学形式并非教学标准,也不是没有教学要求,而是在进行同一教学内容时,根据教学环境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该种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同时能够很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四、注重学生的差异化
        学生的学习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同一内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会有不同的感悟,而这一差异也会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产生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们的精神自由,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特性发展空间,突出学习的个性化特点。同时,教师还要因势利导,留出空白,给予学生更多的可塑性。
五、帮助学生自我反思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再加上其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特点,以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和知识掌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不断思考和探索,语文学习更像是一个不断寻觅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反思。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时,要引领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时常进行自我询问,我学习的怎么样?我收获到了多少知识?我掌握了哪些技能?我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新的发现?这次学习有哪些好的学习经验需要牢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哪些失误和教训需要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感受作品的内在含义。另外,积极的内省和反思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认知,在反省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反思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若想自己的课堂讲解变得精彩生动,就需要提前对教学设计进行精心安排。另外,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对教材内容有深刻了解,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教材精神。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进行掌握,了解学生的差异性,随后在制定和设计出富有弹性的教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反思时间,同时按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差异性,进而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课堂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学设计能够真正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赵芳贤.弹性的小学语文课堂的重建[J].中华少年,2020(03):102+105.
[2]圣霞.情景教学与弹性课堂组织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探究——以“生活化”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为例[J].考试周刊,2019(82):59-60.
[3]陈妍.小学语文教学弹性设计的教学价值与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 D刊(学术刊),2016(12):34-35.
[4]陈燕玉.弹性化设计 创造性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衔接关系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9):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