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郑红婷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素质化教育的进程不断深入,
        郑红婷
        惠民县姜楼镇中学   山东 滨州   251714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素质化教育的进程不断深入,这为我国初中语文素质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初中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教师在改革进程中必须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题,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积极学习研究现代化教育理念,让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多样化,从而提升学生参与进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探索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
        语文学科是整个教育教学中的主干课程,更是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主动脉,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其在整个素养体系中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并且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属性。说到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两方面,一是基础素养、二是拓展素养;所谓基础素养包括:语言组织构架与应用、学生思维发展与提高;而拓展素养包括: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优秀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思维的提升是必不可少,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相辅相成,除了要培养学生基础性知识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言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探寻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升语言能力
        初中正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阶段,但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们,心智还未成熟,不具备良好的阅读自觉性,需要家长与教师不断的引导。因此教师若想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便需要将课外阅读重视起来,激发出他们的阅读热情,在趣味性的不断驱动下对课外阅读有着新的认识,体会到其中的魅力。在初中课本中蕴藏着大量的经典事例以及名言名句,其中包括鲁迅先生的人文精神、朱自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等优秀作品。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不断总结的良好习惯,深入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以及作者背后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多读精品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他们通过自己不断思考和探究,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这样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了他们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人和事的思考分析,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授《苏州园林》一课时,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创设情境,先向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提问:“有没有同学去过苏州园林的?”学生们听到这样的提问会兴致勃勃地抢答。然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并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之后,教师会提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请问同学们有哪些感受?”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由于阅读时间充足,学生们的阅读感受非常深刻。

借此机会,语文教师再次向学生提问:“作者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接下来,教师引导他们再次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并大声朗读,再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阅读文章,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
        二、以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许多乐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用多媒体设备,将语文课堂变得色彩缤纷,课本上用文字描述的场景也变得更加逼真,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动感的教学环境,创设出更好的互动效果,体验多维度的视觉、听觉效果,为学生带来饕餮盛宴。这样的教学方式,构建立体化课堂情境,不仅为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优化课堂设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满足学生各项学习需求,能够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增加语文素养的感悟。
        例如,在讲授《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课时,众所周知,这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这时,教师可以像学生提问:“同学们,谁看过四大名著《红楼梦》呢?”学生们开始激烈地探讨,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容易投入于课文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对人物的刻画体会更加深刻。这时,教师不要立刻否定学生讨论问题的角度,而是鼓励他们发挥自身想象力,结合课文中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进行文章的解读,明确文章中的衍生含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从而达到改善语文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情况下,想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上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尝试,在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中总结经验,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让他们能学有所获,在学生人生画卷涂上一抹文学的炫彩,为他们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瑜.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9):39-40.
        [2]马吉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20(31):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