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林江
青岛市平度市蓼兰镇吴庄小学 266731
摘要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推陈出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以此实现小数数学教学总目标。新课改中提出通过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作为一线教师面临更大的压力以及挑战。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更好地把握教材,优化教学,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人们对于知识需求急速增长。新课改的推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一线教师,任重道远,在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和思维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如何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成为无数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固化,忽略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普遍喜欢树立权威,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对学生这门学科的学习也失去信心。因此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迫在眉睫,让学生成了学习,健康成长才能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行性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方式
想要课堂四十五分钟中的教学工作发挥最大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基础能力,只有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之后,才能从实际出发,进行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能很好的表达和展现,这就需要小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交流,尽可能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
教师制定教学策略可以采取多钟方式,比如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将数学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利用音像、图画、故事、游戏等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情境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是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从而实现小数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还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同一个问题,分组展开激烈的讨论,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不同思路和方法进行碰撞、融合,对于暂时没有思路的学生也可以起到激发灵感的作用,讨论结束后,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教师要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及时进行表扬,并予以奖励。竞赛的形式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总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建设高效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认识周长”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学生参观学校花坛和草坪,并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小花小草都很可爱,装点了我们的校园,让校园的环境变的更加优美,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好小花小草呢?”,想必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的”,教师接着引导“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花小草呢?”,学生纷纷提出修建防护栏这样的方式,“那修护防护栏是不是需要先了解花坛的周长呢?”,引导学生测量花坛的周长,“同学们,花坛比较小,我们可以进行实际测量,但是对于一些很大的圆形我们就不能实际测量了,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找到一个可以得出任何圆形周长的计算方式呢?”,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圆形周长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指日可待。
2.精心设计练习,拓宽探究空间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起到巩固已学、练习新知的作用,因此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和安排。除了传统的由浅入深,难易结合等要求外,还应强化练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新鲜有趣、灵活多变的练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探究心理,激发学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比如:教师在讲授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知识时,一般的解题办法就是从任意顶点向底边做垂线,用底边的长度乘以垂线的长度再除以二就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积,这是最常见的算法,教师讲授完这种方法后,可以再延伸出一道不容易做垂线的习题,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其它方式计算其面积。通过课堂练习,为学生延伸知识,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对解题办法积极创新,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3.增加师生互动,促进共同学习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的时期,性格较为敏感和内向,加之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培养学科兴趣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态度要更为耐心和善,善于鼓励,增加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要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对于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观点的提出,则更要加以表扬和奖励。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对于自己的讲解失误要勇于接受和改正,不树立教学权威,提倡教师学生平等学习,共同探讨,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于小学数学科目的热爱。
总结
综合而言,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小学生特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优化,再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习题巩固,提升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要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禁言,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爱霞.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优化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89):73-74.
[2]李焕贤.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实践与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