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伟
安徽省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学 237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作为帮助学生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构建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在具体教学时,教师不仅需注重基本概念的掌握,使学生会做相关练习题,而且还能对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锻炼、数学知识的框架构建,从而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并使学生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的问题意识主要指人们在对数学知识学习时意识到的无法解决、疑惑问题或者理论问题而形成的困惑、怀疑、探究、焦虑心理状态,该状态通常能够使人不断的提出与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对问题进行合理创设,并使小学生通过问题驱动,提出与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使小学生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的同时,实现高效学习。
一、基于课堂氛围创设的提问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师需注重将信任的目光、真诚的话语、亲切的态度传递给每个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给予相应的鼓励,并将感情作为先导,将鼓励作为基础,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合作、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小学生得到相应情感体验的同时,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于提问[1]。例如,对北师大版六年级的“轴对称图形”开展教学时,在小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如:“什么是轴对称?”数学教师需通过信任的目光看待学生,并在学生提出有偏差的问题时,数学教师需给予学生相应的肯定,以促使学生具备提问的勇气,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启迪与点拨,以促使小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由此可知,数学教师通过和蔼的态度为小学生营造愉悦、和谐的氛围,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启发,勇于提问,而且还能调动小学生自身的提问意识。
二、基于教材探究点的问题意识培养
探究点通常具备挑战性与可知性,其属于学生对数学教材的难点、重点、困惑点等实施深入研究、自主探讨与学习的全过程,并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放手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自学,通过自主学习,发现数学教材当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和自身认知有一定模糊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自学形成质疑精神[2]。例如,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中生活中的比进行教学时,学生就会提出疑问:“足球比赛分数比为2:0,其和数学中的比2:0是否一样?”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实施讨论:“在足球比赛中的分数比是除的关系吗?”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积极提问,部分学生说不是除的关系;部分学生说其属于比赛的计分形式,属于大小比较,而非除的关系。这个时候,学生就能在自学基础上,提出问题。
通过该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不断提问,并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从而为小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三、基于联系素材创造点的问题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时,教师需注重教材当中练习素材特点的挖掘,指导学生实施“再创造”,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空间,而且还能使小学生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以及求异思维。数学教师可将教材当中的练习素材实施相应的修改与创造,引导学生立足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对练习素材当中的问题因素进行深入挖掘,最终由“一题一问”转变成“一题多问”,从而使练习题的价值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使练习题成为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的载体[3]。例如,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比练习题进行讲解时:“六年级的一班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28人。”数学教师可隐藏共50名学生的条件以及女生人数与班级总数的比为多少的条件,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提问,通过思考,学生就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如:“班级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多少?”“女生、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为多少?”等等,通过该教学,学生在练习中就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新问题的发现,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从而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
四、基于课堂反思的问题意识提升
反思通常指与直接认识不同的间接认识,其属于学生对自身心理、思想实施思考的全过程。学生经过反思,不仅能更好的理解问题与问题的联系,而且还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同化。例如,对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比进行教学时,课程在结束的时候,数学教师可留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实施梳理,并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如:“学习比具有什么作用?”“生活当中都有什么地方会用到比?”。在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后,数学教师可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状况实施总结,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表扬。经过对课堂反思点实施深入挖掘,不仅可以使在通过思考实现反思,而且还能通过反思产生质疑,并使学生具备的质疑能力与反思意识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实现小学生提问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数学教师需注重轻松氛围的营造,以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并制造相应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善于提问,通过兴趣培养,促使学生爱提问,并通过相应问题策略,促使学生学会提问,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使小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最终使小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刘传游.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85.
[2]古丽塔尔·沙比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知识窗(教师版),2020(09):115.
[3]林碧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2020(2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