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明
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老师上课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优质高效的课堂模式,使老师在教学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课改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不断的努力,让初中数学教学有了一定的效果。因为初中数学并不是只靠研究的一门学科,数学更多应该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应用于生活。在数学的学习当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改 困境 策略
【正文】与传统教学相比,课改后的教学模式比以往的模式更为有效,它从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方式。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上,因为老师的讲解可能过于乏味,因此有些学生很难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所以我们需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以达到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素质的目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主体的适当改变
在传统教学当中,老师主要占主体部分。上课时,以老师为主导,而学生只是辅助。在老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只需要听着,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似懂非懂的、机械地做作业。这样的学习模式使课程效率极低,同样也使老师和学生身心疲惫,让学习没有动力。在课改后的教学当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上课时,以学生为主体的上课模式,而老师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老师主要关心学生听没听懂、学到了什么,这样的上课模式大大提升了上课的课堂效率,也能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的学习。
1.2过于死板的教学使学生没有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内容不断的丰富,全面教学方式也需要有新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主要是以填鸭式的教育,比较缺乏的是引导式教育。在用到引导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少能够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大部分老师在授课时,无法做到让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3教学情境常常偏离教学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氛围和教学情境常常可以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应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及高效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还可以使学生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很少一部分的老师能够营造出这样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老师对于教学模式和情景的掌控并不是非常的到位。往往在课程中过于注重有趣性和轻松性,从而失去了教学本身的研究性,与学生应该有的实际教学情况相背离。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的培养应该做到与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和学习基础相结合,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
1.4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水平不够
初中数学是为以后的数学做基础的一门学科。它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但部分老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水平并不能达到更好培养学生的标准。甚至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或者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导致教师的资质并不能更好的完成课改任务。这就意味着这些地区课程的改革不能全面实施,学生的教育也不能达到同一水平。
二、如何有效地落实课改后的初中数学教育
2.1老师应该进行有效有条理地引导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逻辑思维的培养大部分的取决于老师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基本上都是以填鸭式的教育为主,缺乏有效的引导。在今后的课程安排中老师应该尽量安排一些引导式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也可以让他们有一种独立的思考意识,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单元有理数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先给学生灌输数轴的概念。然后引导出有理数的概念,再将有理数合理的在数轴上标示出来,以达到在数轴上就能完成有理数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知道有理数的分布。
2.2适当的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课程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老师讲课主要是书本的宣读以及黑板上的演示,但这远远达不到学生所能理解的效果。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信息技术来完善课程的改革。以加入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为例,我们可以在一些教学的内容上,加上信息技术的要素。这样可以更好、更直观地展示出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更有目的性的、更容易明白和理解的方式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对他们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具体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画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通过屏幕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三大要素,让学生能够更为具体的看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结构和组成的要素。同时还可以讲解在生活中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应用中的实例,可以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明白坐标方法的应用,以达到真正使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之中的目的。
再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统计调查和直方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提前将课本上的内容整理结合做成PPT展示到多媒体的投影上,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数据统计的不同特点,如折线图能够更好地看到数据的走势,而直方图可以更好地看到数据的变化。在学习统计时,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准确,具体的分析数据。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3教师的有效备课和有侧重点的讲解
在传统的备课当中,老师只需要熟悉课本,知道课上讲什么内容即可。但是在新形势下的课改环境中,老师应该达到有效的备课。有效地备课是指老师能够充分的把握教材,充分的掌握科学的教学理念,能够将所讲内容从整体上划分清除,并整理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根据每个班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基础,制定出适合学生教学方案。在课堂的讲解上,老师应该有侧重的去讲解重要知识点,对于一些应该明白和了解的知识点,不能一带而过的讲解,而是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白所讲知识内容。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能够有条理、有目的地去学习,而不是盲目的去学习。
【结束语】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不仅仅是需要老师的努力,更是需要学生的努力。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合作,将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创新的思维模式,建造出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模式。在加入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伟.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困境及对应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3):54.
[2]雷迪新.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困境与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5(1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