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语言技巧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田昆
[导读] 幼教也叫幼儿教育,是国家教育部针对3-6岁的幼儿展开的教育
        田昆
        河北省承德市第三幼儿园,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幼教也叫幼儿教育,是国家教育部针对3-6岁的幼儿展开的教育,幼儿教育秉持幼儿体能、智能以及心理能力达到三维平衡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幼教;语言技巧

【前言】3~6岁是孩子发展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脑结构已经趋于成熟,初步具备系统学习知识的能力,在言语控制行动力上有了极大的变化,对事物的分辨也更加的准确,孩子的词汇积累量会不断的增加,多对孩子进行动作和游戏等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孩子发声和思考。
        幼儿教师是指负责学龄前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特殊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此阶段教师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获得学习的经验,确保其身心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幼儿教师还应该及时的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过程,引导家长及时的与之配合,以此来实现家园互动、家教共同的幼儿教育目的。那么,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语言技巧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此阶段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吧。
1、语言技巧的重要性
        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展开是离不开语言表达的,幼儿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特殊阶段,教师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正确性,情绪、情感、号召力、感染力等都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幼儿教师的语言艺术和语言技巧在其完整的职业生涯中都是无可替代的。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幼儿教学的语言技巧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倾听、表达、欣赏以及阅读等方面的语言经验,并帮助其合理的使用语言,让学生获得认知、行为、以及情感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2、语言技巧的现状
        教学语言技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以及培养,进而形成的符合和遵循语言规律的一种职业语言。同时语言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纽带,教师通过语言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语言运用将自己的问、题疑惑等反馈给教师,以此达到二者之间观念和想法交换的一种工具。合理规范的教学语言技巧,对于实现师生之间方便简单的交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进步有着积极意义。
2.1严重的教学干预
        如今幼儿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引导幼儿学会自主和完整的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看法和问题,教师就应该选择相对自由宽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去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而不再是按照以往干预和操纵的教学方式方法去进行幼儿教学。也只有通过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教学环境才能够促使此阶段学生的天赋被完整的释放出来。有研究数据表明,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幼儿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较于教师通过主导操纵性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幼儿要高上许多,由此可见教学干预和教学操作会极大程度的限制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和行动能力,这对于幼儿的全面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1科学性和艺术性缺失
        这一特殊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属于最浅显的萌芽状态,所接受的事物也相对简单,科学复杂的概念与知识会造成其理解方面的不足,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一特点,无法科学合理的去安排教育教学内容,这就容易导致教师教学语言无法与幼儿的生活语言贴近,幼儿在进行学习和理解时,就会存在偏差,这样对幼儿的逻辑能力的发展影响较大[2]。

再者,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生动形象的艺术特色,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就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而且缺乏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
3、语言技巧的培养策略
3.1提升教师的语言修养
        曾经有学者认为,教师教学语言的修养能够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修养来实现,教师也可以通过将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丰富的情感相融合,并将口语、肢体语言以及书面语衔接起来,并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总结不断的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中去的办法,来实现教学语言艺术和技能的提升。教师还应该摒除已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的去学习和接纳新的知识和观点,实现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
3.2、语言技巧人性化
        幼儿再小,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够忽视其自尊心。如果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说话不注意分寸,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使其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因此幼儿教师日常教学中要尽量学会保护幼儿的”脸皮“。刚步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很容易出现哭闹不止的问题,这时候,如果教师不注意说话的语言方式直截了当的说:“这么大孩子了怎么还哭?”,班里的很多小朋友就会笑话这孩子胆小之类的,孩子也会觉得伤心失落。而教师换种方式,照顾一下孩子的情绪,轻轻的安抚拍打孩子,并跟孩子说一句:“哭吧,哭完了告诉老师你想和谁做好朋友”,这样孩子哭闹的原因就会被弱化,他就会忍不住去向什么是好朋友,他想和谁做好朋友,注意力被转移,孩子的情感需要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也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亲切和谐的关系[1]。
3.3语言技巧艺术化。
        形象生动且极富趣味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更具有优势和魅力,不仅如此,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其次通过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幼儿探索和思考,并结合科学合理的鼓励方式也能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动力和支持。还有就是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不仅较。,而且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就应该在语言使用中尽量避免繁杂的内容,力求直白明了。挑食是幼儿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很多幼儿不喜欢吃胡萝卜或者洋葱,如果教师说胡萝卜和洋葱中含有什么什么成分,那种成分的作用是什么,这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就可以换一种方式告诉幼儿“胡萝卜、洋葱这样的蔬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吃了男孩子会很快长高,女孩子会变得很漂亮”。幼儿对于胡萝卜和洋葱就会产生新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变幼儿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言技巧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幼儿教师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为幼儿将来长远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解祎炜.教学改革视角下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方式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11.
[2]时冰.浅谈生活化的游戏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