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燕亭
浙江省绍兴市灵芝街道中心小学城北校区 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一堂好的语文阅读课常常是学生、教师、阅读文本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将思维导图与微课相结合,既能利用微课直观、形象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阅读难点,为学生创造自由、自主的学习平台,也能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提取关注主题,提取关键信息,寻找关键词,帮助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最终使阅读教学更高效。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就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与讨论,并提出几点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思维导图;微课;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以期短小精悍、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已经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对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不足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小学生来说,阅读算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他们很难抓住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阅读效果不容乐观。这时思维导图便可发挥它的优势,通过图文本关键词语,利用图画的方式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内容,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因此,微课与思维导图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效果,促进了阅读教学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就在分析微课与思维导图结合优势的基础上,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一、在课前预习中的运用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课前预习阶段,为了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制作微课,考虑到阅读教学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特点,在微课视频设计中,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文章的基本情况、写作背景等,同时将课文中词语、句式及情境进行相关介绍,构成网络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所涉及内容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强学生阅读资源学习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以《赵州桥》这一课预习为例,我就将微视频全面纳入课文创作的背景、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及其好处,让学生通过微课课件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我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以绘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重点,确定自己对哪些内容理解,对哪些内容不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预习的思维导图核心是“赵州桥”,第一层分支分别为“生字词”,“难理解的词语、句子”,“描写赵州桥雄伟的句子”,“描写赵州桥建筑设计的句子”,这一层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性感知,第二层,“文中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提炼写作技巧,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促进其思维发展,进而提高阅读效率。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预习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与微课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预习针对性,还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其预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在课中学习中的运用
为达到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课堂的教与学都非常重要,从教学方面来讲,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满足小学生的心智、认知发展特点;从学习方面来讲,应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效率,微课和思维导图的结合正好可以满足上述条件,既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又能够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帮助学生梳理阅读重难点,进而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记忆,促使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利用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方式,把阅读内容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教学重难点进行浓缩,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阅读的教学重难点,便于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展开阅读学习。
《美丽的小兴安岭》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由于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仅仅能感受到作者用词的优美,无法真正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措施加以引导。此时,我就借助微课给学生讲述了文章中运用到的“比喻、拟人”手法,让学生写作手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对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深入剖析,将其特点分裂出几个分支,如比喻的几大分支包括:“生动、形象、具体”,拟人的几大分支包括:“人格化、感情化、动作化”,借此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写作修辞手法,进而激发学生对作者文中所表述情感的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的方法,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在形式上使教学重难点更加容易理解,这样才可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三、在课后延伸中的运用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系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后延伸也必不可少。以往的课后延伸活动往往是指引学生自主复习,这样很容易出现学生课上学、课后忘的现象,而且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基础能力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对部分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也无法及时请教教师,很难收获良好的课后学习效果。在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结合阅读内容,设计相应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后复习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复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快速检查所学知识情况,以便学生按照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进行,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陶罐和铁罐》课结束后,为了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价值及其蕴含的道理,我根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了这样的思维导图结合微课的视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两个词:傲慢和谦虚,再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各个段落中对陶罐和铁罐对话及神态的描写,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白这两个词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基于作业角度分析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将其延伸、拓展到与实际生活相融合。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写出自己的学习感悟,进而更深刻地了解文章内容。如此梳理下来,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还能将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另外,课后评价对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也非常重要,为了检查学生课后知识巩固情况,教师亦可让学生以绘制详实图的方式来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锻炼学生对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能力,同时还对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缺陷,而思维导图结合微课的方式正好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利用思维导图对微课进行优化设计,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预览教学内容,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兰.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界,2020(27):18-19.
[2]潘冬梅.互联网+时代,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2020(16):65+67.
[3]陈巍,于欣洋,代新晓.信息化背景下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在远程开放教学平台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4(02):54-55.
[4]杨政.基于微课和思维导图的混合式实训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