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浅议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李珂
[导读] 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李珂
        四川省渠县三板第一学校 635200
        摘要: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以及感悟,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各种教育教学环境的多样化创设,帮助学生自主感知。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策略浅议
        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现状
        (一)无视竞争性情境的创设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比较强,非常喜欢在参与各类游戏活动中获得胜利以及教师的认可。教师则可以主动发挥好强这一天性,利用该天性的重要影响,创设不同的情境。其中,竞争性情境的创设取得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有的教师直接无视这一教学契机,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及研究。没有契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教育改革,教师对不同教育教学板块的把握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在情境创设时出现了许多行为上的偏差,最终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对个人的实践以及自主创新缺乏一定的作用以及价值。
        (二)无视学生的兴趣激发
        小学数学教学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和能动性的调动,但是,有的数学教师偏离了教育教学的主干道。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把握能力有待提升,难以实现统筹分析以及全面调整,整体的教育教学进度较慢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偏低。首先,教师无视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自主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主动利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教学工作的重要价值,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前一个阶段非常高,但是在完成某一个板块的学习任务之后就会持续下降。
        (三)无视思想观念的转变
        素质教育的践行要求教师主动创新教育理念,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不再以自身为主角,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个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恰到好处的点拨以及指导,让学生获得更多所有发挥的空间。极少有教师能够主动积极的转变自身的固有教学模式,仍然存在明显的教学定式以及思维局限性。过于注重简单的知识灌输,无视开放性的教学交流以及互动。因此,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四)无视游戏化教学元素的融入
        游戏化教学元素是小学教育教学中非常特殊且比较有效的教育资源,能够契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发挥学生的思维特征。游戏化教学元素的融入能够更好的体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对降低小学数学的理解难度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数学教师直接无视这一重要元素的有效融入,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理论教学指导工作。因此,学生难以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学习,个人的学习兴趣非常低迷和消沉。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策略
        (一)创设竞争性情境
        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主动创造竞争性情境。利用这一情境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处于一个较大的竞争环境之中,教师可以主动根据学生的能动性,将竞争机制融入课堂教学环节。

比如在讲解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时,教师需要突出重难点,分散学生的学习困惑,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整个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自我展示非常重要,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鼓励。鼓励学生在与他人对比及赶超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其中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比较重要,这一点能够更好的辅助学生的自主创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设置与之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分析中实现自我创新。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改革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学生好奇心比较足,非常喜欢知道事物的原来面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天性来发展学生兴趣,其中,启发式、活动式以及问题解决式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这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及方法,分析生活之中的各种数学现象以及数学语言意义,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机。学生能够在兴趣指导下,主动探索新知识,实现自主思考。进而进一步激发个人的求知欲,拓宽知识面。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能够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及突破,教师需要注重思想方法的有效革新,实现决策的根本性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人,教师是组织者、活动者以及参与者、合作者。对此,教师需要尽量避免自身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恰当点拨以及指引非常关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明确的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和创新的空间,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及互动。尊重学生的想法,适时适当的给予学生的相应的学习点拨及指引,避免填鸭式模式的束缚及影响。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生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重要价值,对此,教师需要注重失衡交流的开放性,营造开放式的课堂环境。加强对正确教育思想的有效引导和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信心,确保学生自由发挥。
        (四)积极利用游戏化教学元素
        游戏化教学元素的利用对教师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好胜、好奇、好听、好动为依据,明确游戏化教学元素的设计要求。将新的知识与游戏活动融为一体,确保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的设计较为复杂,教师需要提前讲好相应的规则,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兴奋的状态。为了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方向失误,教师还需要注重正确思想方法的有效灌输,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应以创设良好的操作情境为依据,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很多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巩固个人的知识,学会灵活应用以及自主操作。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应对情绪,教师还需要做好提前的准备。通过简单的演示来降低学生的难度,让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操作的意愿。比如在讲解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相关图形的纸片。鼓励学生进行对折以及重合,让学生对对称的简单概念进行自主归纳以及总结探讨,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时间内得出最终的答案。教师则可以进行简单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游戏参与能动性和好胜心。
        三、结语
        总体而言,素质教育的实施道路是漫长挺艰辛的,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升级。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服务,促使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及创新。参考文献
        [1]卢祖泉.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5,000(026):247-247.
        [2]陈宇翔.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