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
辽宁省锦州市铁路高级中学 121000
摘要:信息技术能够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教师可以全面融入信息技术。转变教学结构内容以及方法,构建完善的课程框架。其中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全新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自主完成物理实验,积极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主动参与合作与交流活动,高效解决物理问题。因此,对于高中物理来说,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的优化整合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得其乐,确保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心理。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优化整合
一、引言
在科技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应变革。其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备受关注,并且达成了共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非常重要,同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教师需要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依据,改革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抓住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其中教学模式的选择最为关键,这一点也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举措。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传输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面广,同时容量巨大,能够充分的体现信息传输的直观性,生动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利用率较高,并且受到了师生的共同好评。如何实现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有机整合,是物理老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和核心问题。教师需要以学生素质的提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为依据,明确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确保对症下药。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的整合现状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之间的整合和实践比较复杂,教师需要依据学科特征,明确信息技术的指导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对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理解不够深刻。没有根据学生的情况,在课前、课中、课后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主动搜集与整理知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折扣。另外,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时,忽略了对学生的家长点拨以及思维矫正。无视后期的诱导、启发以及评价,学生难以主动的进入学习情境,进行自主总结以及归纳,学生的基础练习和分层训练直接被忽略。除此之外,教师没有主动坚持两者相整合的基本原则,后期的反馈工作质量不容乐观。难以更好的体现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的优化整合策略
(一)坚持优化整合的基本原则
首先,教师需要坚持必要性原则。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主要是为了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升级别。教师需要考虑整节课程是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重视教学内容的合理筛选,关注教材的深入剖析。选择常规有效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如果简单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就不需要进行整合。其中,演示性实验以及分组实验能够更好的体现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明确必要性的整合要求,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容整合。
其次,教师需要始终坚持于学生的主体原则。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主动实践,教师也需要以学生为着力点,关注对学生的启发。通过规律总结来创设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平台,在整合信息技术的同时,了解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最后,教师需要坚持反馈性原则,明确前期教学控制的实施效果及作用。
关注信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相互联系,确保反馈速度的进一步提升。以此来获得良好的反馈效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另外,师生互动也离不开信息的有效反馈。教师可以以此为着眼点,主动优化及调整教学过程,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深入剖析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学科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之间的优化整合能够满足这一基本要求,教师需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两者整合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模式流程图,确保全体学生主动的感知学习情境。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物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且归纳和总结学习规律。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获得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实现自身的初步发展。
其次,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问题,关注分层训练的层次化分析。了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关要求,确保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与之对应的层次进行分析及探索。
最后,教师可以采取方便快捷的教学形式,主动反馈各种有效信息,给予不同层次学生相应的指导及点拨。
(三)关注物理教学实验改革
物理教学实验改革能够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重要的契机,教师需要了解两者相整合的相关要求。关注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现状,明确信息技术的特征。其中信息技术的传输交换速度较快,这一点能够有效扩大课程容量。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教师需要结合物理过程的动态模拟要求,积极改革物理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来再现整个物理情境。其中快慢镜头的利用以及放大微缩手段的融合,能够全面实现对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以及时空的调整。帮助学生主动化解个人的理解难点,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具体变化分析及研究,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只要能够主动身临其境进行感知,就可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四)注重全面整合及分析
全面整合及分析要求教师明确两者相融合的重要目的,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着眼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积极优化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发展,切实提升教学效率。其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尽量避免直接无视学生的作用。而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了解不同物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求,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进而实现高效利用和一一攻克。
四、结语
在设计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注重不同层次分析。关注对学生思维以及教师教学改革的发展研究,了解物理学科发展主线。其中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尽量避免整个教学模式只停留于多媒体课件以及文字学习上。将更多的人文情怀融入其中,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相关需求。主动利用各种信息技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积极的体现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永平.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20,006(004):109,111.
[2]谢芳梅.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初探[J].高考,2020,No.369(20):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