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叶燕
舟山第二小学 浙江省舟山市 316021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推进,讨论式教学法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股主流。在小学高段数学教育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将从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概述、重要作用、应用优化策略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讨论式教学法;优化策略
引言: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上,在符合新兴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应该提倡学生自发性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通过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因此,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施讨论式教学,为学生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1.讨论式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者,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讨论内容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扩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很多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走流程,当得到学生的正确答案后,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会扼杀学生深入思考的热情,同时不利于学生散发思维的发展。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话题过于复杂笼统,学生无法消化,让讨论式教学法得不到正常发挥。因此,问题的设置要简单易懂,并且与授课内容有关。其次,话题是广义的,片面性的话题不利学生展开讨论。笔者认为:在论式教学法运用中,话题的设乏一定要体现其价值,只有值得讨论的话题,才具有讨论的意义。
2.讨论式教学法的优势
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掌握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展状况、以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能够大胆主动、有活力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思维灵活性,同时还能让学生集中精神倾听其他学生的意见。综上所述,在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下,小学数学教育要积极推广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分散,教师若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就会使课堂更加枯燥、沉闷。因此,教师需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积极投入讨论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例如,井口旁有两个大小不一的水桶,一个水桶的容量是11KG,另一个水桶是4KG,不用称称的话,如何让大水桶盛上5KG的水?教师从实际生活出发,列举各种例子,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精神。
2.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
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讨论式教学法则可以激发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善长纵向思考,有的则善长横向思考。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里面有一个周长15.7厘米的圆,求正方形的四角余下的阴影面积是多少?像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通过空间想象,有的学生通过画图,经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互相参考并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取长补短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3.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现在,学生作业繁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关注问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过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加深、巩固和理解知识点,但往往只能让学生形成定向的思维,缺乏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提高作业完成率,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优化策略
1.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教师通常把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成后,让学生做好笔记课下理解,学生在沉闷的接收过程中,无法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围绕问题进行多方面讨论。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乘整数”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周末小丽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超市里每瓶矿泉水2.5元,小丽买3瓶,一共要付多少钱?因为以前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这里的2.5是一位小数,学生马上会想到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像这样,用生活实例中迅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计算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交流合作
(1)合理地划分小组讨论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数学水平有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性格也有活跃型和内向型之分。教师在实施讨论式教学法时应采取平衡分组制,每组由三至五名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搭配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让外向型的学生带动内向型学生积极发言。
(2)掌握科学讨论方法
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掌握正确的讨论方法能大大提高讨论效率。首先,教师在每一个分组中选出一个小组长,监督以及组织队员积极参与讨论,及时向教师汇报组内讨论情况。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别人发言时,不要打断别人思路表达自己的意见,你一言我一句容易造成混乱局面。因此,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讨论气氛。最后,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些学生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教师要适时给学生信心,让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锻炼知识迁移能力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近年来,教育趋向于考试化,应试教育成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有些学生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上,因此,教师要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小红跟妈妈去市场买水果,苹果每千克9.5元,香焦每千克4.5元,妈妈买了2.5千克苹果、1.8千克香焦,请问妈妈总共需要付多少钱?教师通过结合生活上的例子,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把知识迁移到生活中。
总结
总而言之,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同伴学习,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找到学习乐趣,使学生相互之间吸收更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活跃思维的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结合课堂实际不断创新、大胆尝试、积极实践,让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瑞英.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科幻画报.2019(09)
[2]魏士奇.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读写算.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