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小学高年级数学动态课堂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潘菊英
[导读] 在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通过建构动态教学课堂
        潘菊英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树人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通过建构动态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实现动脑、动手、动口的协调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空间架构思维意识等有一定的帮助。科学的动态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建构小学高年级数学动态课堂提高学生学科素养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建构动态课堂;学科素养
前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以及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建构小学高年级数学动态课堂是当下改革创新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小学数学知识是整个学习阶段中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实施与其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很关键和重要的。
一、如何建构小学高年级数学动态课堂教学
(一)设定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特点,在学习上的专注力会稍有欠缺,另外小学数学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通过建构动态教学课堂,并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情境教学,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是可以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开展教学工作的。比如,题目“小红的买了一张饼,要平均分成6份,那么怎样才能平均分成六份?”,这样就引出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因此老师可以拿出一张纸,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如何将这张纸平均分成六份。因此学生就会通过对于分数的认识和掌握明确每一份所占的比例是1/6,这样6份加在一起的和就是1,所以学生就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明确了一张纸被分成六份就可以联想到一张饼被分成6份的问题。那么老师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因此设定情景教学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的。
(二)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手脑并用的学习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会产生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原因,在教学课堂上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因此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实践操作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有效方式,以教学内容作为主要教学主线,让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此完成教学任务[1]。


        例如在以上的问题中,如果孩子的爸爸吃了4块饼,而孩子的妈妈吃了2块饼,那么孩子的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多少?这个问题是考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应用的一种延伸,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实用性。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的。而且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实践操作,可以继续借助将一张纸分成6份,其中一个学生手里有4份纸,而另外一名学生有2份纸,其余的学生就可以将2名学生手中的纸所占的比例进行求和,这样就能得出最终的答案。
(三)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意识培养和提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与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动态数学教学课堂的建立,作为老师是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基础的,并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利用口头表达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就需要老师营造有利的教学气氛,并需要搭建有助于学生沟通交流的教学平台,比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教学工作,是以学生的脾气性格、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来区分的,这样通过老师的仔细观察以后就能够有效组合不同的学生,一般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为5-6名,并选出小组代表。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而且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有助于学生互补不足之处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圆柱和圆锥》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中所看到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讲出来,然后让学生分析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内容以及实用价值进行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明确数学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对于建构小学高年级数学动态课堂并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
二、建构小学高年级数学动态课堂的意义
        为了提升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就需要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意识。因此要有效借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要营造有利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因此需要老师和学生积极重视教学方法的,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工作,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同时这也符合了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结语:
        在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作为数学老师要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平台,并且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任务目标开展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时候,可以借助口头表达、心理作用等融入到动态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因此在学生们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可以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和质量,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和实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蒋芳德.基于以人为本背景下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3).14.
[2]叶兆美.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9(17).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