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师生互动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李生鹏
[导读] 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以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实践科目。
        李生鹏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宾川县第四完全中学 671600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以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实践科目。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积极落实新课改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育理念,发挥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作用,让以往单一、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通过营造活跃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进而让学生可以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师生互动;高中物理;运用策略
前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实际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接受物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的物理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教学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物理学习效果。因此,本文作者结合物理实践教学经验,主要对师生互动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以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下,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发生了一定变化,由传统重成绩的教育思想逐渐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转化。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偏重对物理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式传授模式,向学生讲授大量的理论和题型等,而对学生在学习中吸收知识能力和课堂表现缺乏重视,让物理课堂变得沉闷,长期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开展物理教学。基于此,物理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物理教学情境,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为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奠定基础,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成效。
        例如, 在学习高中物理“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时,首先,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搜集一些该课程相关的必要实验器材,如小灯泡、电池、开关和导线等。然后,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入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原理,在学生对这些必要的理论知识了解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动手进行验证和探究欧姆定律。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实验表现,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引导,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最终确保学生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完成实验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活跃物理课堂教学氛围,还能让学生主动进行分析和探索,更好地吸引他们实验操作的注意力,同时,在教师适当引导的过程中,能够拉近师生关系,让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有效地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物理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探究性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的教材中有很多物理实验,这些实验的开展通常是为了验证对应章节物理原理的正确性,而探究性实验的数量明显不足,这样无疑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课堂演示的形式来开展实验教学,并按照物理教材的步骤规则进行实验,而学生只是观看实验步骤、过程和结果,缺少参与感,造成学生无法通过动手实践深入理解物理原理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又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如果教师可以转换实验教学思路,不再受教材实验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多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己动手实验,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的过程中进行适当指导,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探究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电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到的电源、开关、导线和已知阻值的电阻R0,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物理实验器材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并有条理地写出实验操作方法。教师通过开展这样的探究性实验内容,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自由选择实验器材来完成教师设定的开放性实验题目,无形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不同学生的想法和选择的实验器材的不同,让学生之间进行实验经验分享,互相启发,保障每个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是符合实验要求的。
三、巧设互动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新课改的发展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师设置一些有较强互动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进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强化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种,这样让物理课堂充满了学习乐趣,使物理课堂不再乏味、枯燥。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师生之间彼此更加了解,有利于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反向提问,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教师进行回答,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光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相关的实例。在学生熟悉的生活领域,学生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白炽灯的灯光、交通灯的灯光、太阳光、绿光、红外光等,通过创设这样互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踊跃的发言,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总结: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物理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的合理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从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展探究性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设互动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等三方面策略入手,提高师生互动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让物理课堂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苏振东.浅谈如何构建高中物理互动课堂[J].考试周刊,2019,(67):161.
[2] 蒋超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生态互动课堂构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9,(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