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夏云霞
[导读] 任何的理工学科都不只是课上,对于数学思维和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夏云霞
        文成县第三实验小学  325400
        摘要:
        任何的理工学科都不只是课上,对于数学思维和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反复的理解,练习,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只是应该重视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也应该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作用能力的培养。更加应该重视课外作业的布置。将学生在课堂上没理解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再通过课后的作业进行检查。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小学数学    数学作业
引言:
        作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检验一个学生是否充分掌握了课堂知识并且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课上知识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有学生在课堂之后可以顺畅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才能充分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如何改善当前学生作业布置中以及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不良情况,这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充分开发智力,提升练习多样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只是在机械性的完成一些工作,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十分敷衍或者是留的作业过多,导致学生根本无法完成,还有的教师习惯于留抄写作业,这些作业都给学生完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无法正常休息。小学生更应该重视睡眠。只有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更好的进行第二天的学习。
        教师在留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作业的多样性,灵活性。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在注重实践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设计新的题型,新的模式,避免出现呆板重复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猜数字,编故事,做竞赛等方式去进行课后练习。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高效的完成作业,让学生们通过这样直观生动的课后作业不断提升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作业的实践性
        对于小学生的培养不只是动脑能力,还有动手实践的能力。由于在小学时期是学生的脑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十分迅速的阶段,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提升动手动脑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所教授的都是十分基础的四则运算,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以及一些最常见的图形。所以小学数学课堂难免会枯燥乏味,这就完成了学生不愿意学,课堂毫无活力。
        教师在讲课时学生没有回应,课堂缺乏互动,就完成了学生对数学学科越来越不愿意学,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去掉那些机械的,复杂的作业练习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的。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进行实践。例如在讲到长方体,正方体等多面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第二天进行课堂交流。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制作,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制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学生进行亲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多面体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就对于多面体有个初步的认识,这样更易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课本,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于知识的认识。
三.联系生活实践,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数学这门学科和平时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的体现,在生活中可以不断的运用数学知识,小到认识一块表,大到计算公路长度,数学无时无刻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陪同家长一块买一次菜,在买菜的过程中,不断应用课上学习的知识。
        例如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一共带了158元,买茄子花了5元钱,买黄瓜花了8元钱,买猪肉花了30元钱,买苹果花了20元钱,家长在学生身边,一是起到监督作用,二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到生活实践之中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买菜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可以准确无误的算对,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会感觉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可以运用在生活之中的。在学生帮助家长买菜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家长平时的辛苦。对于一些算错的学生,这也会不断吸引着他们去进行更努力的学习,因为学生会发现自己没有掌握课上的知识连买菜这样的小事都无法做到,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更加认真的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
        在学习到乘除法运算时也可以运用此类方法进行作业的布置。小学数学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平时不断提升学生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学习的能力和自信,通过平时在生活中的实践可以让学生用更加生动的方式进行作业练习,这种实践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无法完成的,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其实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得多。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取消罚写制服,增强作业有效性
        在学生的作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反复的抄写,罚写。这种方式也是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设置的作业。可这种罚写作业的方式真的会对学生的记忆有所帮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学习观念,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不重视课堂学习,这和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毫无关系的。
        很多教师在学生无法记住一些生字生词的时候会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罚写,让学生产生沉重的思想包袱和学习负担,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会影响学生对于这个学科的学习丧失信心,从而放弃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将目光放的长远一些,留一些更容易让学生提升思维和能力的作业,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死记硬背可以学会的学科。
结论: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留一些相对合理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给予鼓励,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作业的布置和课上教学两者间相辅相成,只有学生在上课之前充分完成教师所预留的教学指标才能使课堂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顾明英.如何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J].华人时刊(校长),2020(08):58-59.
[2]马志梅.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优化之我见[J].求知导刊,2020(25):24-25.
[3][1]刘美金.小学数学优化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0(25):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