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攀
四川省巴中中学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636000
摘要:物理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基础学科,其课堂的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实践技能,同时也可以改造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养成更加辩证且客观的人生态度。对此,本文将以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为切入点,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具体的内涵和方法,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德育教学;内容探讨
引言:
从物理学的研究课题来看,其自身本身就是对自然界物质运动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所以物理学中也涉及到许多哲学性的思想和理论,涵盖众多可行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能够体现出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也可以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思维。再加上,德育教学自始至终都是我国素质化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也与物理知识的学习不谋而合,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对这两者的结合,挖掘物理课堂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德育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从物理学的起源和产生就可以看出,其自身的知识和体系原本都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只是在近代的发展中才逐渐显露出了更加明显的独立性特点,然后便与哲学逐渐分离,所以物理学本身就带有较为明显的唯物辩证色彩。对此,教师也应当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思想和意识,懂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形成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探究物理界的奥妙,为后续科学世界观的养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也是德育教育中,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基本所在。
再加上,世界本身就是物质的,而物质存在的形式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始终把物质当作第一性的内容,把意识当作第二性的内容,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这也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本指导。例如,在学习热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哲学中的运动观点,坚持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参照系,但一些微观运动却不一定会受到参照系的制约,热运动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在这其中,否定之否定就是较为鲜明的例证。例如,在学习有关光的知识,粒子说和波光说一开始始终处于对立的两面,但经过科学家的不断验证和实践,这两者也实现了最终的结合与统一,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基本内涵。并且,物理实践是验证物理规律和物理原则的唯一标准,这也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谋而合。
二、德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历史性特点,它是一种政治思想层面的意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也会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来讲,爱国主义主要指的就是热爱国家,热爱国家的大好河山,热爱民族,热爱人民。但同时,教师也应当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实事求是的辩证态度去看待西方的物理成就,汲取其精华部分,排除其糟粕部分。
并且,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并指出这些成就给世界文明带来的贡献和意义,并对我国一些现代科技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确我国许多重要领域已经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甚至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中西方科技发展之间的差距,分析我国近代物理学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而且,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后,爱国的物理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事迹,让学生将热爱祖国的思想体现到自己的学习行动上,追求物理的规律和真理。
最后,教师需要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物理学成就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坚定他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让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利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的物理事业作出贡献[1]。
三、德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涉及到一个人的品德和个性,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人格的重要基础,其自身具有明显的非智力特点,所以也可以体现出学生成长的阅历和经验,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了良好的品德和个性,才能正确对待学习任务,才会有恒心,有信念去落实各种学习实践[2]。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结合物理教学的重点和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懂得物理学家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迷信权威的独立精神,敢于向权威提出批判和质疑,并引导学生懂得相信科学,按照科学规律去实施客观行为,提高自己学习的严谨性。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合作研究的历史,尽管物理的研究成果大多都是以个人为主的,但具体的研究过程也需要多个群体的参与,才能够真正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所以学生也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要懂得与人为善,从同学身上汲取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平等交流的合作关系。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物理学科的发展,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包括各种噪声污染和电磁污染等等,这些都会给社会环境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所以,教师也要让学生了解物理可能产生的污染并讲述物理污染的危害性,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好感,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世纪的磨砺和考验,这个中的艰苦和曲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也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物理学家的辛勤探索下,才能真正确定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界限,才能真正取得封建迷信斗争的胜利。尽管,物理学中已经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但这些知识也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继续去探索和研究,让学生的发展顺应社会潮流。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的德育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品德个性心理素质这三个主要方面,涵盖了学生在初中阶段成长所必备的技能和素养。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忽略了德育教育的作用,显露出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也会影响学生探究物理的热情和信心。在未来的发展中,德育教育必然会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果,这一天的到来需要教师不断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美娟. 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J]. 文渊(高中版), 2018, 000(012):521.
[2]杨立军.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