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 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时应当积极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最终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知识拓展教学,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拓展
前言:
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拓展,拓宽知识的层次、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构建庞大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抽象逻辑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此外,为了让小学生快速地适应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渗透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教学,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在问题中进行知识点的拓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说,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目标,为学生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知识点的拓展,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数学问题:美食街的10月份的营业额为340万,如果按照营业额的6%进行纳税,那么美食街10月份需要缴纳的营业税为多少万元?在初试这道数学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数学问题当中的纳税展开知识点的拓展,并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纳税吗?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那我们应当怎么样去纳税呢?”这样的教学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进行这一问题答案的探索,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及时的点拨学生、暗示学生。并在学生交流完之后,向学生拓展纳税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当学生对纳税这一知识点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之后,学生再去解决关于纳税的数学问题,就不会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的表面,而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思考。
二、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知识点的拓展
数学这门课程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寻找数学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活经验展开数学教学,依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数学这门课程的距离,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在利用实际生活展开数学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拓展,以此不断的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提高拓展知识教学的时效性。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当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和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根据教学的内容,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的妈妈为什么很喜欢穿高跟鞋?为什么芭蕾舞演员在跳舞时要踮起脚尖吗?”这样的教学问题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当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讨论的不可开交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打断学生,并用比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这一问题答案的讲解。“这是因为当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时,他们的身高上下比会更接近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当人的下身比上身长超过15cm的时候,人的身材比例就接近于黄金分割,所以芭蕾舞演员在表演时,踮起脚尖会更加的优美。女生喜欢穿高跟鞋也是这个原理,因为高跟鞋会在视觉上把腿拉长,看起来更接近黄金分割。”这样的知识拓展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还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进行小学和中学知识的衔接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即将离开小学学习生活,踏入到更高层次的初中学习当中,但是笔者发现有很多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还不错,但是一进入到中学的学习,数学成绩就会出现较大的落差。所以在小学六年级的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进行初中知识点的拓展教学,让学生提前去学习初中阶段的知识,能够使学生对于初中阶段知识的难易程度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和了解,还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于初中学习的向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积和表面积,但是学习到圆锥时,就只学习圆锥的面积,而不学习圆锥的表面积计算呢。笔者通过调查后发现,圆锥的表面积是在年级的上学期学习的知识点,这是因为圆锥的表面积的计算相对来说比较难,而且圆锥展开后的平面图是扇形,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来说,学生很难以理解这一知识点和概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点,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出发,如分数的知识点出发让学生进行圆锥表面积的计算。当学生对圆锥表面积的计算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之后,教师再用初中知识点——弧度的知识展开圆锥表面积的教学。这样的拓展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认知,还能够让学生提前去了解初中数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消除,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促进学生健康、综合、全面地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拓展教学,以此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起庞大的知识构架,提高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卢徐美.适度拓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拓展题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1165.
[2] 饶建彪.浅谈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教材开发相关问题[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