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徐素珍
[导读] 为了深入推动素质化教育基本方针的有效落实
        徐素珍
        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第一小学 浙江省 乐清市 325616
        摘要:为了深入推动素质化教育基本方针的有效落实,提高课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综合型人才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以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为宏观视角,立足于数学教学的设计,分析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业上有更大的收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方法

        引言:

        就目前来看,尽管素质化教育的落实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收获,但许多小学的课堂教学仍旧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现象依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旧随处可见,应付式的公开课教学,形式主义的创新和改革比比皆是。但从根本上来讲,学生是学习的核心主体,是素质化教育培养的重点对象,所以教师应当懂得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积极调整自身的思想和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课堂建设的有效性。特别是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思想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教师也必须要意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一、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是较为强烈的,尤其是在一些新奇的故事挖掘上。所以,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出一定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氛围的引导下主动挖掘数学问题,产生更加多样化的认知冲突,把数学问题真正置于生活实践中来,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另外,教师也必须要简化问题的设置,不能只让学生对文字和提议进行解读,更是要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展开实践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逐步在头脑中建立起表象,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构建出更加系统的知识框架。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先观察表面现象,然后再思考抽象上的理论知识,进而对表面现象进行概括,最后把概括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表达。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延伸和拓展,要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和余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懂得质疑和批判,也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探索的乐趣成就感。

        二、引导学生提取信息

        信息和数据的整理是学生发现问题核心的基础所在,信息和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对此,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从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中可以看出,许多题目都借助特定的图形或者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不再以传统的文字叙述为核心,这种变化能够更加刺激学生的五官,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情况。所以,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所绘制的图形,先从图形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再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变量或者是常量,分析题目的数学语言,提取出核心的意思。二是要让学生有序观察题目,当学生初次接触图形题目或者是图文结合的题目时,他们往往会不知道从何看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情景图,先从整体入手,然后根据文字的介绍,从上到下逐步剖析图形,引导学生提出更加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鼓励学生表达疑问

        问题的提出是学生表达自身认知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思考和探究精神的重要纽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所占有的比例都是十分突出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问题的发现比问题的解答要更加重要。对此,教师就需要先对问题进行导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带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抛出疑问:卫生间的面积有多大?这一题目的本质就是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入手,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另外,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用特定的方式把自己内心的疑问呈现出来,呈现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表格,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就表格形式的交流来讲,在学习加减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场景,假设学生身处在超市内,要购买特定的学习生活用品,让他们把学习生活用品的价格用表格表示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效解决相关的应用题。就文字形式的交流来讲,这里所指的文字绝不仅仅限于文本,而是带有一定的应用性特点,例如借条或者是广告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就图像形式的交流来讲,教师既可以为学生绘制特定的图形,也可以真正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图片,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摩天大楼或者是公园的俯瞰图,给学生展示出来[1]。

        四、推动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是检验学生学习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巩固学生知识技能的桥梁和纽带,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在具体实践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以现行的教材为基础,结合教材中列举的有关社会生活的专题,设计出相应的科学研究项目和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意识的引导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是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合作,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整理好错题笔记。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探究数学问题的时候,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阻碍,犯错误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教师不注重让学生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并反思身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那么学生在下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也有可能再次出现一样的错误,这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类型,引导学生学会整理错题笔记,把经典的题目,易错的题目,同一单元内的题目,分类归纳到相应的体系中,并让学生叙述自己在做题中总结的经验,让他们批注在错题的旁边,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随时进行复习,以此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错题笔记[2]。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持续性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应有之策,能够让学生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对数学中的挑战和困难。本文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数学信息的提取,数学问题的总结和解决,这几个角度论述了高效课堂建设的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遵循了素质化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高效课堂的建设必然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也会取得更加明显的你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美玲. 试论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6(7):00259-00259.
        [2]杨丽君. 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家长, 2019, 000(027):P.4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