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妙
福建省龙岩市排头逸夫小学
摘要
比较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法,是新课改后众多教育教学方法之中非常典型且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主动结合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似点以及不同之处,主动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重点。突破个人的学习难点,高效的学习新的知识。为了尽量避免学生出现知识混淆,提升学生的辨识能力。教师开始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合理融入比较法,更好的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比较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比较复杂,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较为频繁。很多学生出现了知识混淆的问题,个人的分析判别能力以及信息归纳整理能力较差。其中比较法能够弥补学生在思维上的障碍以及不足,让学生理顺个人的思路,学会构建完善的知识脉络和体系。在自主练习和分析之中,通过简单的对比构建完善的逻辑思维框架,整体提升个人的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
二、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包含不同的教学板块,其中概念学习是基础,应用题的练习以及后期的自主巩固则是核心。为了实现比较法的全面融入,教师需要了解不同教学板块的教学改革要求,真正实现全方位的改革。但是,比较法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对比较法的认知比较浅显,没有主动运用比较法来展示不同的概念。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了解较少,难以实现合理的判断以及准确分析。另外,极少有向社会主动的结合概念深化以及应用的相关要求,在比较法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利用所学概念解决生活问题。学生无法了解各种数学概念的模型含义,个人的知识应用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及提升。其次,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比较法的融合程度不高。学生无法对复合应用题以及简单应用题进行简单的对比及分析,这一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基础实践以及大胆创新。学生的分问题解答能力以及应用题分析能力提升速度非常慢。
三、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概念学习所占有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点在新教材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体现。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其中,概念学习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为学生其他的数学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为了确保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新课改之后的教学编写提高了概念教学的比重,为了实现比较法的有效落实,教师也需要着重关注概念教学之中的比较以及深入剖析。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有效反应,是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及前提。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理性的判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判断依据。教师需要根据小学数学概念中的描述要求,真正实现抽象概念向直观概念的有效过渡。
比如在讲解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时,很多学生在概念学习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同时这一点也是学生的共性问题。
如果教师能够在概念教学中,合理恰当的使用比较法,就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准确的掌握数学概念。再将概念引入教学比较环节时,教师需要明确新数学概念的教学难点。分析概念的教育教学基础,了解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旧概念复习的同时,自主学习新的概念。为了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思维断层,教师还需要主动的引进全新的概念理论。在巩固概念的过程中,比较法的应用也非常关键。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一个完善的逻辑思维框架,自主实现二次学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概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针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综合对比,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后期的概念深化和概念应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这一点也是概念学习的核心目的所在。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概念的利用过程也是学生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学生能够在反复复习及巩固应用的同时,对概念的意义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二)应用题教学中的比较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板块,同时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非常困难的板块。教师需要以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的简单对比为着眼点。其中复合应用题的学习难度偏高,往往由若干个相关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在讲解复合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剖析。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与之相关的简单应用题,然后引导学生对简单应用题进行合并,得出复合应用题的最终答案。简单的对比以及分析有助于让学生理清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自然而然的掌握应用题的解答关键。教师可以在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复合应用题中所包含的若干道简单应用题,有效提升学生的简单应用题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在互逆关系应用题比较的同时,很多学生会对不同应用题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这些应用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存在明显的互逆性,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清个人的解题思路,明确各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教师需要注重点线面之间的有机整合,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并且连接成一个网络体系。理顺学生的思路,完善学生的逻辑知识结构,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很多学生能够对互逆关系的应用题进行简单的对比,个人的能动性较足。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应用题多变中的简单比较具体。包含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变和条件变换形式的简单叙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创造力和灵活性思维的培养要求,深化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水平,尽量避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让学生能够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策略及方法,更好的体现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以及综合性。应用题教学中的比较比较困难,非常容易出现知识混淆的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对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分析,确保环环相扣。主动鼓励学生在对比研究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的创新意识,拥有一个更加灵活的思维。
四、结语
综合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不容忽略。其中概念学习和应用题学习是基础,如果能够在这两大教学环节之中主动的融入比较法,那么最终的课堂教学成效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师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博采众长,关注课前准备工作。掌握比较好的应用突破口,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凸显比较法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苏学峰.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000(004):P.31-32.
[2]吴小容.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5):74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