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廖俐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个性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
        廖俐
        成都市玉林小学  610041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个性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新时期教育目标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深入探究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进行阐述,以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
前言:
        在网络信息不断发展下,小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途径较多,所涵盖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价值观和人生观尚不完善,对待事物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形成不好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引导。基于此,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把德育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展开,在保障正常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外,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积极落实新时期的教育要求,设置附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有效教育方法,让学生认知到德育对于生活、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小学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引导者,既要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又要加强德育工作开展的力度,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道德品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小学生德育教育就突显了其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提升自身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学水平。
二、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途径
(一)以小学生心理出发,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小学班主任要通过了解和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学习规律,有针对性的落实德育教育目标,进而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成效。由于小学生的年段特点,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都尚不成熟,在学习和生活中,小学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德育方面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例如,在学生的学习和班集体活动过程中,通常会有不同问题产生,如会出现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学生对教师的管理措施有误解、损坏公共财物等现象,这都是德育范围内的工作。

小学班主任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充分了解其中原因,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去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素养。如果小学生之间出现矛盾,需要教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知到教师的处事待人的正确方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进而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交流互动,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
        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同时,班主任要以朋友的角度去关注和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喜好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发展和性格特点,善于聆听学生的想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坦诚和信任感。这样的德育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遇到问题首先想到与教师交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德育教育高效开展。无论是学生遇到生活问题还是学习问题,小学班主任不要怕麻烦,应积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解决问题能力。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踏实做好学生的情况调研工作,积极落实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持续发展。
(三)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充分体现了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小学教学中要把创新教学策略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德育教学课堂。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探索和创新德育教学观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进而保障小学德育教育的高效性。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自行组织德育探讨活动,对德育工作的情况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以及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方法,让小学德育教育方法更加完善和实用,能够进一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同时,小学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形象,在无形中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总结: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德育工作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所涵盖的方面较多,如心理方面、品德方面、思想方面等。因此,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保持耐心和热情,了解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工作,从而提升学生新时期下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观念,促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21):171-172.
[2] 王阅虹.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