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何素暖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何素暖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樟华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47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教育地位中至高无上。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也逐渐发生着转变,线上线下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优势环境下,一定要发挥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和特点,推动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发展,让德育教育的效果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基于以生为本的视角下,通过以下几大方面,使学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找寻到课堂中的趣味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于教育领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突破。互联网技术的到来,不但能够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让教师的教学渠道及空间得到了极大地延伸。因此,小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学理念要紧跟着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现代化社会与时俱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个人的思想意识,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成长,不定期举办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以此推动德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树立德育教育目标,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教师若想将德育真正地贯彻落实到课堂之中,那么便需要正确地实施德育教学,设定出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展现出德育教学的目的性,体现其中的重点与特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教师在线上教学实施德育教学时,也要及时更新自身观念,与时俱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因此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家长,时刻监督学生,为他们健康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符合德育教学理念,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课堂之中。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参加一些学校的教师培训,尤其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学校都会为了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而开展培训。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道德观念,走在时代的前沿,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只有教师自身的思想健康了之后,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小学生现如今都处于叛逆的阶段,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认清这个阶段的个性特征,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所以小学教师在线上进行德育教学时,要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根据社会发展逐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认识自己是新时代的接班人。
        二、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重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经验不足,自我管控能力差,缺乏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小学生初次步入校园生活,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对社会问题认知不够,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因此,面对网络上错综复杂的信息时,分不清是非对错,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很容易被网上的不良信息所迷惑,这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十分不利,甚至会给他们造成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因此,教师要给他们普及网络知识,引导他们认清网络中的利害关系,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不良侵害,更不能去做侵害他人违法乱纪的事情。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可依据教学内容,搜集或制作相应的教育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的现象进行双面和客观分析,以此来教育他们正确的处事态度和为人原则,从而促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


        三、鉴于平等理念下,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各个方位入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引导他们戒除网瘾,做一名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教师在以生为本下进行德育教学时,要秉着平等和谐的观念,不能只做一名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真正使德育工作有效开展。若那些有网瘾的学生经常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偏见,处在一种不平等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便会变本加厉、自暴自弃,从而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新时代下,教师需要和学生共同努力,符合“双主体”学说标准,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教学的主体,二者要相互促进和发展,继而完成德育工作,践行生本理念。
        例如,小学生大多有着心浮气躁的特点,容易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教师在调节学生之间的矛盾时首先要了解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分析,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现实问题,引导他们如何解决矛盾。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可偏向学习好的学生,而是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双方的关系缓和、平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还能够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中,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四、在网络技术的助力下,创建家校沟通平台
        为了能够在网络时代下有效实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进行,家校共育是把双刃剑,为小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保驾护航。学校开展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是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不定期举办家校共育的教育活动。比如可以成立家委会,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定期家访,在学校设置校长信箱等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家校共育的合作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使用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软件,随时随地和学生、家长进行思想上的相互交流和情感上的培养。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力来开发自己的校讯通,让互联网技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除此之外,德育教师还可发挥互联网的交互优势,与家长一同建立德育QQ群或微信群,定期与家长展开德育话题互动,及时获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家中的实际行为,进而与家长一同探讨出一条实效化的德育路线,从而推动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德育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各个学科。教师要想将德育教育工作得以提升,必须做到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师生之间平等、在不影响课程安排下渗透德育教育、家校共育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教师需要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作用,懂得趋利避害,使网络的辅助性功能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发挥好的作用,实现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使学生的小学学习生活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李丽琼.以生为本,提升生命质量——小学德育工作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63.
        [2]陈明玲.以德为本,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探索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9(34):74-75.
        [3]夏楠.关于如何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几点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