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兰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 830002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展开物理教学时,应当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的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有效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共同讨论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之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考
前言: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之下,仍有一些初中院校物理课堂教学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和制约。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活动当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以此优化和完善物理教学的课堂,有效地提升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不管是物理学科还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学习者如果不具备有强烈的主动学习的意愿和意识,那么学习者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会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说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当采用积极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这门课程,并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在自我探索的过程当中查缺补漏,了解到自己在物理学习当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展开针对性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力的相互作用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着用力去拍桌子,并说出自己在拍桌子的过程当中,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利用这样有趣的物理小游戏,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涌现出源源不断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而且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高效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有效地提升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构建生活情境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相对来说是较为抽象性、科学性和空间性的,但是这门学科又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知识性。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为学生展开物理教学时,应当充分的根据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根据物理这门学科的生活性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有趣的生活教学情境,利用生活教学情境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物理这门课程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亲切感和熟悉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流行歌曲——《小苹果》,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教学环境。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事先录制好的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如:汽车鸣笛声、火车声、蛙叫声、狗叫声、瀑布声、鸟叫声等等声音,让学生仔细的去倾听声音,使学生对声音有一个较为初步的认知和了解,为接下来的深入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物理内容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以此全面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如,在进行“影响蒸发的快慢因素”这一知识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如,“同学们,我们洗过的衣服、袜子、裤子都会晾干,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一过程属于什么样的物态变化呢?如果明天是周一,每个人都必须穿戴校服,但是校服洗了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干,你们会选用哪种方式让衣服快速变干呢?”这样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问题,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和讨论,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问题的解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强化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印象。除此之外,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了解物理知识点的本质和内涵。
例如,在进行《浮力》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用具,例如水、乒乓球和塑料瓶等,让学生利用这些实验用具展开实验,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关于浮力的知识点和内容。学生拿到这些实验用具之后,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设计一份完整的实验方案,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一定要分工明确,比如有的同学负责动手操作实验,有的同学负责记录实验数据,有的同学负责观察实验现象等等。在实验结束之后每一位小组提交一份实验心得,在实验心得当中学生可以写一写自己对于整个实验过程的想法,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在实验过程当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将学生的实验心得收集整理之后,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实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探究科学探究真理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当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实现物理教学课堂的优化与完善。有效地解决初中物理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教学问题,确保初中物理这门课程的健康快速改革。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杜东文.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技资讯,2020,18(12):166,168.
[2] 杨建.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魅力中国,2019,(35):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