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杰
博山区第一中学 255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推进,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改革,在当前的教学中不仅仅只是重视主科的学习,更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重点教学目标,因此,初中历史课程也有了全新的地位。初中这一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学生基本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道德情操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历史的学习也是给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素质途径之一,历史课堂中的问题设置也直接影响到了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历史课堂中问题的设计进行了重点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改进,这也对我国的教育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这一阶段中我国的各个科目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当前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问题意识也是当前教学中需要提升的教学内容,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有效性关系到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点的分析。
一、目前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非主要学科课时较少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更加注重主要科目的学习,因此也给其他科目所安排的课时比较少,在现有的教学课时中仅仅是可以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应对考试。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并没有非常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并且更没有多余时间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也无法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还是以背诵知识点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死板的,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课堂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认为历史就是需要死记硬背,只要知识点被熟练背诵就可以在历史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在进行历史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不会去思考,因此问题意识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丧失掉。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懒得动脑,并且还会导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教学理念陈旧,缺乏互动性
当前初中历史虽然已经在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中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还是有教师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着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教授和归纳总结,同时对上一节的历史内容进行复习。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是非常传统的教学理念,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是非常缺乏和学生互动的,教师在讲课时无法了解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因此也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点掌握程度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影响了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并且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也无法充分理解到历史的背景等关键知识点,因此也无法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记忆。
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导致教师在教学前不会去重点进行教学准备,即使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些历史问题产生疑问并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也会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并没有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教师的回答就会导致其学习兴趣减少,并且学习热情也会被扼杀,在后续的学习中也不想对问题进行思考。
二、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设立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且让学生可以在这一氛围和学习过程中得到激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后,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将学生引入到教师所设立的问题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进行历史学习,从而在课堂中也可以推动自身情感和历史观念的发展。而在设立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到,所设立的情境必须是合理且有效的,让学生可以在这一氛围中充分调动自身的认知系统,从而更加积极的进行情境环境的融入和共鸣,在这一基础上达到更好的历史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设立问题,比如,北宋现在有一位士大夫需要出门探亲,请学生们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给这一位士大夫选择服装和出行工具。这种问题比较富有生活化的优势,因此提出后学生都会产生探索欲,从而更加踊跃的进行交流和探讨。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也让学生将历史中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学以致用。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问题异彩纷呈
教师需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在提问时要确保问题的精彩和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知欲被充分激发,从而更加积极的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实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呈现。例如,在进行《法国大革命》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法国当前社会等级的展示,然后在展示后给学生设立一个问题进行探索:这一图片表达了什么?在法国这一时期是什么人最想要反抗?而资产阶级又想要得到什么呢?你们对这一革命的看法是什么,觉得其成功还是失败呢?通过这一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发散自身的思维。
(三)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使设计的问题有层次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中心进行问题的设计,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关键点,并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加清晰的认清事件的本质。例如在《鸦片战争》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比如:鸦片战争当前是怎样的历史环境?清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样的内外政策?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等等来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通过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设置问题,将课堂变为历史学习的最佳场所,通过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并从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突破口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绍强.基于问题意识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路径[J].新课程导学,2020,(27):55,59.
[2]陈武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J].考试周刊,2020,(2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