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飞
黄梅县第五小学 435500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的自制力较差,很容易“人云亦云”,受到外界的影响,实施班级管理,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有助于促使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与学习氛围是现下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前言: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是小学阶段,由于个人经历与经验的缺乏,自制力较差,很多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与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出现极端的想法,很容易被集体中的消极因素带偏。因此,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教育者,除了要正常开展相关内容教学,还要积极关注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阳光、朝气的集体氛围,促使学生受到良好氛围的影响与渲染,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集体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处最长时间的地方,可以说是学生第二个家,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如果将班集体比作一个帆船,则班主任就是这个帆船的舵手,指引着帆船的前进方向,是帆船前进的动力。如果缺乏良好的班集体管理,则整个班集体会呈现散沙的状态,会促使学生处于一个十分混乱的环境之中,导致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反之,如果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能够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学生会自觉规范自己,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另外,良好的班级氛围,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在彼此的影响下,学生会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此外,在班级氛围的影响下,能够为哪些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不踏实的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形象,激励这些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与进步。
二、小学班主任加强班集体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权威,严格遵循班规制度
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班主任拥有着奖惩学生的权利,是整个班级的权威代表,这种权威在实施日常管理工作中是权利和威信。针对每位学生,教师都要严格遵循班级规定,严格约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充分发挥自己榜样的作用。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对于班级规章制度的确立,教师都是采用自己的想法,或者征求几位学生班干部的意见制定规则,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班主任的“霸权”,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促使每个学生信服,为优化这一状况,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制度。
为更好地发挥班集体的民主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制度规章的制定之中,促使学生班为集体规章制度的确定出谋划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更加遵循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并且,在民主的班集体制度中,能够更好地约束学生自身,促使学生接受外界的监督。
此外,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控管理的度,不要对学生过于慈爱以及过于松散,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应用严格的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高大、正直”的形象,为后续实施班集体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对于班集体管理制度的确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主题班会,为学生明确确立班集体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认识到制定班集体规章制度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让学生自主确定班集体规章制度与规则。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并且针对班集体制度的确立贡献一砖一瓦。
(二)发挥表率作用,善用柔性管理
在小学班集体管理中,很多班主任自身缺乏较高的自身职业素养,在实施管集体管理过程中,过于邋遢、不负责任,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一旦班主任这种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定向之后,学生就会对班主任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不再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去做事情,或者故意与班主任作对,以此表现自己对班主任的不满。为此,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积极、高大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和蔼可亲、兢兢业业,通过这种积极的形象,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好感,从而在以后的班集体管理中,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遵从班主任的要求与规定,配合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也可以更为轻松地将整个班级凝聚成一个整体。此外,在实施班集体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中不一味执行“铁腕政策”,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柔性管理”,不能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而是要促使学生对班主任是一种信服的态度。
例如:在处理有问题的学生时,班主任可以采取怀柔政策,既点出学生存在的不足,还要点明学生的长处,以此褒贬合一,既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同时还让学生指导自身的长处,从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进步,这样,学生才能从内心上真正佩服班主任,认真遵循班主任的要求。
(三)具备仁爱之心,关注学生思想状况
近几年来,有关小学生自杀的新闻越来越多,很多小学生受到一点挫折和打击,就会滋生出“自杀”的念头,寻求短路。对于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学生思想状况出了问题没有及时发现造成的。为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生活状况、思想状况,做到对学生了如指掌。班主任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阐述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促使学生的压力与不满能够有一个发泄的窗口,以此获取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合理的关怀,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体现出自己的仁爱之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充分的爱意,以此增强学生对这个班集体的认同感,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氛围,发挥表率作用,善用柔性管理,促使学生从内心上真正佩服班主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体现出自己的仁爱之心。
参考文献:
[1]李仙是. 小学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与班级管理对策阐释[J]. 南北桥, 2018, 000(004):8.
[2]拉琼.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小说月刊, 2018, 000(012):P.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