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完善方案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郑绍文
[导读]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开展中,初中教育成为了核心
        郑绍文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开展中,初中教育成为了核心,然而初中素质教育中道德教学的有效展开更是成为了我国素质教育的第一站,受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人民在素质教育方面受到众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将课堂作为教育的整体,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也拥有非常重要作用,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在于初中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出现叛逆心理的时期,如何将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集一身的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要求家庭和学校携手共同去实现。
关键词:初中德育;家校共育;问题;完善方案
引言
        生活在新时代社会影响下的初中学生,不仅在文化课中的成绩受到的社会的时刻关注,社会将学生的素质道德也设定为了关注的重点内容,同时学校将其作为首要重点工作去展开,现代中学生在品德方面的修养不仅得到国家的重视,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高要求,素质教育的重任不仅是学校肩上担负的,在家庭中应该也持有重视态度,但是家校共育应该怎样有效的进行,使学生能够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成为我们目前值得挑战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在初中生家校共育中呈现的不足
        在进行初中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学校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外,家长也要给予重视的态度,在家庭的日程生活当中,父母应将德育学习内容通过自己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能够更好的去学习,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在目前的家校共育具体实施中,还隐藏了众多问题。由于学生家长的工作呈现繁忙状态,导致在管教孩子过程中的时间少之又少,更是无法达到和学校合作的目标,使家校共育无法进行更好的实现。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有的家长的文化水平呈现较低状态,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二、目前在我国初中生家校共育中问题的具体完善策略
         (1)将家校共育中的内容进行丰富,强化家长老师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意识
家校共育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教师和家长应保持较好的沟通行为,能够使教师和家长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此阶段中的表现,同时将学生在现阶段进行事物处理过程中所用的方式方法做到及时的掌握,是否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现代化人才标准,学校可以创建家校共育的实践活动和亲子活动,进而使师生和家长间的沟通能够更好的进行,同时可以组织以道德思想为中心的实践,鼓励师生和家长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进而使大家能够有效的提升道德教育的思想意识。

例如,在现阶段中,研学旅行活动受到众多学生的青睐,学校可以主导进行组织,带领学生进行我国伟大的人文科学景象的参观和学习,如果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能够参与其中,可以有效的将家长在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的关注程度进行提高。
         (2)将课堂和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开展德育教学时间活动
        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通过《道德与法制》课程获取道德思想的熏陶,对于学生的个人整体素质无法在根本上得到快速提升,因此,学校要站在主导位置,在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中进行强化,对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做到充分有效,运用实践的直观形象将课程中的内容进行展示,将理论知识有效与实际进行结合,可以将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同时有效加深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进而能够吸收到其中丰富多彩的知识,并可以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当中,最终能够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朝着社会接班人的方向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当下的热点事件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的充分扮演,并进行自由讨论,在活动中可以有效的学习到为人处世的生活方法,同时掌握到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成功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兴趣,同时学生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能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有效的开展亲子活动,进而促进家校共育
        在初中阶段德育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正确的认识到教育的根本在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所以,为了实现教学的要求,建立家校间的更好合作,学校可以将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创办亲子活动,可以将家长成功的带入到学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在参与亲子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家长要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榜样模范,同时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产生对父母的高尚崇拜,有效加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相处。通过活动的实践可以强化家长和学校的合作的思想意识,为家校共育的更好实现提供有力的帮助。
结语
        在初中生德育教学活动中,家庭和学校达成合作共识的教学模式正式进行具体实施,在实施的开端避免不了问题的出现,但是,当我们在认真探究,经过深刻思考后就会有所发现,对于学生的成绩而言,素质培养更加重要,一个人在具备高格局的思想,拥有高素质的内涵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让人产生敬重心理,然而一个拥有优秀成绩的人,当行为习惯无法让人进行言语时,在成功的道路上不可能看到他的身影。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学生是重要的希望,在中学生当中每个都会成为国家的接班人才,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当中,家长和教师拥有重要的角色扮演,应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应经常组织教学实践活动,进而培养学生成为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佚名.试析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82-83.
[2]王海峰.浅谈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0):41-41.
[3]陈保助.浅谈初中德育管理者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17,(23):108-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