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昌雄
广东省英德市英东中学 广东 英德 513055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开始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而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人员,对初中生的德育素养发展情况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各位初中班主任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为初中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探索
初中生目前正处在心理发展、行为习惯形成等的关键时期,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其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班主任作为与初中生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成年人,对其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更是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初中生的学习榜样,这样才能让德育工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效开展。
一、树立榜样,开展德育工作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模仿能力比较强的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为初中生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班主任通过为初中生树立一些比较具体的德育榜样,能够让初中生明确自身的德育发展目标,这对于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班主任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置多个的榜样,比如友爱同学标兵、孝心少年等。而且,在进行这些榜样的筛选和评定时,可以由班主任与班级学生共同进行,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榜样人物在班级中的影响力,同时也能激发初中生的好胜心,促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自我修养等,争取让自己成为下一个榜样。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班主任不仅是初中生学习方面的导师,同时也是其生活上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初中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初中生经常会无意识的模仿班主任的某些行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身作则,给初中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这样不仅能够让初中生与班主任更加亲近,同时还能在班主任的感染熏陶之下,促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班主任想要做到以身作则,必须确保自身三观正确,而且拥有高尚的品德,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的过程中要经常自省,主动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并且努力改正自己,这样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初中生、感染初中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
三、转变身份,开展柔性化德育
班主任想要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就要更好的了解初中生,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将自己定位到初中生朋友的身份上,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柔性化德育工作,这样也能获得良好的德育工作效果。班主任与初中生拥有朋友这层关系之后,初中生会更加尊重、信任、爱戴班主任,这对班主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非常有利。当然,初中生给予班主任尊重和信任,班主任同样也应当给予初中生必要的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初中生才会感到自己与班主任之间是平等的,愿意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将自己的快乐、烦恼等各种感受与班主任分享。班主任则要借此机会了解初中生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对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为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
四、利用赏识教育开展德育工作
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初中生,他们不仅身体处在关键的发育阶段,同时其心理也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他们的思维非常敏捷,同时情感也比较细腻,加之新时代的初中生并未经历过多少挫折,因此他们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这种情况下,班级生活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磕磕绊绊,而班主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初中生的自尊心。此外,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积极教育手段来引导初中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的发展。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初中生身上的一些闪光点,并且选择一些恰当的时机对其进行激励,这样能够激发初中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信心,为其德育素养的提升提供助力。当初中生做出一些不正确行为的时候,班主任尽量不要当众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应当调查好前因后果,然后对其进行个人教育,这样可以保护其自尊心,同时也能让初中生在私底下更好的反省自己,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改正错误,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打破一些传统教育模式,引进新的德育教育理念,采用更具开放性的德育教育方式来开展德育工作。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来激发初中生的各种道德感受,促进其德育素养的提升。比如,初中班主任可以与外部社会机构联系,组织初中生参加一些关爱空巢老人、福利院儿童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尊老爱幼、扶弱济贫的精神品质,对其道德修养的提升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初中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初中生参加一些环保宣传、植树造林之类的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其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同样有助于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
六、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氛围
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德育氛围,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氛围。首先,班主任可以借助班级环境布置来营造班级氛围,比如在班级墙上悬挂一些德育相关的标语、图画等,在黑板报中专门开辟一块“德育天地”的内容,将班级选出的一些德育标兵的名字、事迹等放入其中,进一步发挥德育榜样的作用。其次,班主任还要注意加强班风建设,通过设置班规、强化班干部管理等方式来增强初中生的自律、自省等方面的能力,这对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其共同就初中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并且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样也有助于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与策划人员,必须与初中生建立以和谐友好的关系,这样才能为其班级管理、德育等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初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榜样、以身作则、转变身份,同时还应注意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这些都能促进其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华春娣.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浅谈[J].求知导刊,2020(38):79-80.
[2]黄小强.试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问题[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64-165.
[3]魏杰.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探讨[J].新课程,2020(3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