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及运行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刘妮妮
[导读] 音乐主要是一门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品味以及素养的学科
        刘妮妮
        晋城三中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音乐主要是一门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品味以及素养的学科,而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在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音乐审美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倾听、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从中得到心灵的进化,从而获得品味审美以及境界的提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最终实现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标。本文就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以及音乐课堂审美教育运行的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  运行策略  教育现状
        【正文】音乐家会用音乐将生活的酸甜苦辣表达出来,而音乐鉴赏也就是要求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和聆听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够得到自身的放松,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情感上的收获。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说音乐教育强调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教材中所规定的内容,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具备一定的音乐实践能力,能够将音乐应用于生活之中。当然音乐教师还要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更加的奋进。
        一、分析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
        1.1音乐教学多赶进度,学生缺乏审美学习时间和空间
        学校迎合教育部门的规定,给予音乐教学足够的课程以及必要的教学条件,因此音乐教师就应该上好音乐课,力争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精简教材内容,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多从浅层次上去讲述,而不是深层次的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过于简单,无法从根本上起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开展,仅仅以教师讲述音乐知识理论为主,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无法从现实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听课体验,贱贱也叫菜为主,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想要学习的音乐知识,这样学生就无法深入的掌握相应的音乐技巧。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关键时期,学校并没有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时间进行音乐审美水平的提升,这样也就使高中审美教育缺乏空间和时间的既定条件。
        1.2音乐教学重点不显,学生在审美素养培养方面不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以音乐审美教育为中心,也就是教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审美教学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发现音乐的美,并且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创造美、表现美,给学生提供学习音乐审美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审美教育的作用,并且提高审美素质培养教学的有效性。就目前教学情况来说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的研究教材,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这样不仅难以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因素,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音乐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较少,学生不能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风格所带来的独特感受,教师也不能发现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不能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二、探究高中音乐课堂审美教育运行的有效策略
2.1挖掘音乐教材审美内容,重视审美接触与感知
教师要想培养高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首先就要让其多接触相应音乐审美的色彩,也就是教师要认识到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教材、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能够拥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将课堂组织好,从而挖掘学生的审美潜能。在音乐审美教学过程中要提升对于学生实践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感受认知音乐中的审美元素,这样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接触感知中实现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面对音乐教材时能够主动的去进行相应音乐的鉴赏,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从而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进行人音版教材中《民歌》的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民歌创作和演唱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明白同一首民歌因为曲调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且民歌的题材是多样性的,既有劳动歌曲、爱情歌曲,同时还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叙事歌曲,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民歌,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到西北民歌、山歌、小调等民歌的特点所在,这样学生就能掌握不同民歌的基本代表性作品,并且能够知道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让学生在了解民歌的同时,也了解不同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直接感受本地的民歌,增强学生对于本地音乐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当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一些儿歌,在学生找回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这要让学生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共鸣,从而更加积极的进行相应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
2.2重视改变音乐课堂形式,突出学生审美自觉运行
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学校都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这时教师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能,能够利用音乐教室先进的教学设施,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方式的更新,而不是仅仅教师不断的进行知识的讲述。比如在进行古典音乐鉴赏的教学时,教师如果单纯的进行音乐的播放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音乐相匹配的影视片段,通过音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抖音上热门的改编版本,这样你让高中生能够获得不一样的艺术感受。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进行评价方式的提升,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明白自己拥有一定的审美学习的天赋,这样学生也能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进行人音版教材中《京剧》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行当,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图片等介绍四个行大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能够基本上了解京剧的行当,这样学生也能更加轻松的进行京剧的赏析。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现代经济的教学,也就是梅兰芳、程砚秋等代表人物的作品,让学生通过京剧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社会现实生活,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中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历史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与京剧历史有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赏析,当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京剧的改编版,让学生了解国粹。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的了解相应的审美知识,并且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当然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育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让学生拥有高品质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微微.高中艺术生声乐训练策略探索[J].新课程,2020(42):156.
[2]刘爱迪.高中音乐与戏剧表演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与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