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对低年级学生的审美启蒙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郑希茜
[导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审美启蒙最佳手段,无疑是音乐,这个启蒙的目标也是教师所期望的。
        郑希茜
        岱山实验学校 浙江 舟山 316200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审美启蒙最佳手段,无疑是音乐,这个启蒙的目标也是教师所期望的。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教学的特殊性,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针对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设计更科学合理的提升音乐审美的低段音乐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音乐;低年级学生;审美启蒙;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特点,选择比较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生音乐审美的启蒙。其中,最优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内容是低段人音版。此外还要格外留意,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在幼儿园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但是离能让教师高效上课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教师也需要制定一些策略增强低年级小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
        1 小学阶段音乐对学生的审美观意义
        1.1 艺术方面的价值
        音乐,是能让我们去感受别人的情感的一个桥梁,也是能让我们用以把自己的感情抒发的一个媒介。音乐,是最让人愉悦的。与其他的艺术项目相比,音乐的表现形式对人的感官刺激更为强烈,可以通过音乐的声调、韵律等多种音乐元素结合欣赏着自身的生活阅历与心理因素等感受其中的情感。在小学音乐低年级学生的审美启蒙教育中,音乐就是教师手中最有效的能让小朋友共情的教学手段。
        1.2 音乐的多元化
        音乐在小学阶段作为审美启蒙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即使世界上的音乐有很多种,如中国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等,小学生也不会被音乐文字的不熟悉所束缚。音乐的魅力是没有国家或者民族界限的,音乐不仅仅能启蒙年龄还小的孩子,也能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逐渐随音乐去深思、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这不仅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在课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价值取向,使他们形成一个审美认知,初步完成审美价值启蒙。
        1.3 音乐之于启蒙学生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各类美学审美培养都是养成学生好的个人素质、形成一个审美鉴赏习惯的启蒙手段。在小学阶段,音乐作为审美启蒙教育,是培养学生美育的媒介之一。在小学教师音乐课程有效展开的前提下,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启蒙审美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培养,学生个人的核心素养也能够逐渐的完善。所以,对于全方位启蒙小学生的审美取向,小学阶段就必须有音乐教学的参与。
        2 小学低年级学生审美启蒙策略
        毫无疑问的是,小学阶段的音乐审美培养必定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在现实中,由于中国社会教育的特殊性,多数地区的教育课程中,在小学阶段都比较偏重知识或技能的掌握。不仅如此,可能还会有不少教师由于认知的片面性,还没有认识到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要开始挖掘,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启蒙工作被忽视,最终使得学生的情感表达与认知、审美的观察与感受方面都比较贫瘠。
        而小学的低段音乐教材就给了我们一个开发审美启蒙的启发。低段音乐的内容篇幅一般比较小,旋律也朗朗上口,节奏也清晰明朗、表达出来的情感形象也非常鲜明,十分适用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启蒙课程。教师应该要认真研究低段音乐教材,为学生的审美启蒙做好充足准备。如,给学生做好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应的音乐审美情境;善用现代多媒体设备上好具象化的音乐赏析课程;引导学生用角色化的表演体验参与其中;再设置用评优的方式提高学生欣赏审美的主动性等。


        3 深化审美启蒙的培养认知
        基于一些教师对学生审美启蒙培养认知层面较浅的背景下,下面想说一说几个观点。
        3.1 美感的体验由音乐中获得
        一份好的音乐作品是能给欣赏者以愉悦感的。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教师急于求成,再还没有吃透全曲,完全学会一首新的歌曲时就让还没有与音乐产生共情的学生去按照教师要求开始跳舞、敲击架子鼓等。如果学生没有认知到歌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那么他所跳的舞蹈、敲击的架子鼓,做的再好也只是成为一个标准,也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东西罢了,它也不会成为一个人的内在素养。更甚者,有教师对音乐情感的解析异常敷衍,仅仅根据其中某些节奏,粗略听听歌词就能得到“这是一首表达愉悦的歌曲”“这首歌曲表达的内容很悲伤”等判断。
        音乐欣赏不是敷衍,不是随便听听。若想在音乐中获得美的体验,产生身心愉悦之感,教师就必须十分了解音乐教学材料,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与统一性,研究好课程的教学策略和目标,把每一个欣赏环节都做到了然于心,深入去解析音乐歌曲内容的节奏美感、旋律美感、歌词描述美感……用教师更具现代化的媒体设备,结合教师有感情的生动讲解,把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启发带到正轨,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趣味。
        3.2 创设背景,融入相关知识
        音乐与小学需要考核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相比,在课堂学习上,自由度是比较高的。面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低段人音版的教学音乐。为了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会欣赏音乐,教师可以视情况而定,判断适用的情形,也可以根据学校的音乐器材情况给学生安排音乐器材使用教学课程。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更多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如,给小学生们一个音乐演唱任务,组织他们自由练习,最终进行评比。也可以根据某些低段人音版的音乐故事背景给学生们逐渐陈述,带他们进入故事背景,理解背后的故事。也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相关的歌曲文化背景、人文背景、人物背景等,也可在此过程中,融入爱国教学教育,培养审美启蒙。
        3.3 基于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学生认知事物还不够全面,思维也没有形成较为全面的思考,在看待问题时还不能从主客观方面、从前现在以后这三个时间阶段、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去分析,因此,他们学习的内容都是以基础理论为主的。若想给他们在音乐审美上的启发,低段人音版的教学材料是比较适合的,不仅仅是因为内容比较简单易理解,还因为这个版本内容的音乐更加朗朗上口,适宜小学生学习。
        4 结束语
        在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审美启蒙教学中,不需要固守从前的传统的音乐课堂理念,而是需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启蒙为目标,课堂上用更加多样且有效的形式去开发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有自己想法的艺术审美。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著《美学基本原理》2010(08).32.
        [2]富春雷.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J].戏剧之家,2015,03.
[3]刘杰.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
[4]肖琼.浅谈小学音乐对低年级学生的审美启蒙[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271-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