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发展下的初中英语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黄玲英
[导读] 如今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黄玲英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中学  323006
        【摘要】如今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已经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英语学科来说,英语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以及跨文化交际四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核心素养角度入手,谈一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都处于哑巴英语的局面,大部分学生都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尽管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这种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农村地区中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普遍较弱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地区也要不断加快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进而不断强化初中英语教学。
一、关注文本语言,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英语核心素养的“核心”。具体来说,英语语言能力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建构英语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这节教学设计上,需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是短语句式的理解以及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应用。二是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以及书面语篇的能力,在本单元“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课文中,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珠穆朗玛峰的信息以及攀登珠峰的艰难。在教学中,除了英语知识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还要善于借助文章题材和类型来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语言知识的范围,语言知识不仅局限于词语、语法以及语音等基础层面的知识,还应该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比较级或者最高级的用法,这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使用,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先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样在课文学习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减轻知识学习难度。二是语篇的思考,学习一篇文章不能仅限于对文章表层的理解,更要对语篇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如“The spirit of these climbers shows us that we should never give up trying to achieve our dreams.”这句话中这些登山者的精神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尝试实现我们的梦想,对待文章中的这个观点我们就要客观看待,敢于尝试自己的梦想是没有错的,但也要量力而行。
        二、优化文本阅读策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社会的发展变革是非常快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如今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就变得尤其重要。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低,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都不太感兴趣,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交际。为此,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文本阅读策略,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设计,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以人教版初中英语“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这节课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英语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让学生细读课文,在文章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方法指导,进而帮助学生扫阅读障碍,进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只有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方法,快速抓住文章主题,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只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才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此外,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学习方法,还需要为学生设计高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英语,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三、注重文本结构联系,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言和思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学习离不开思维,同样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以反作用于语言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太注重思维的培养,更多的都是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而且对学生英语学习也很难起到推动作用,为此,在文本解读中,教师要充分注重文本结构之间的联系,借助文本结构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相对活跃的过程,在阅读中,学生需要对视觉所看到的信息进行转化、分析和处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语言和思维相对较高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在课文中找不到答案,需要学生经过分析、提炼,自己来总结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B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讨论“ How to deal with troubles?”,然后在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回答“How did Laura deal with the problem”,“What treatment is right”。阅读本身就是思想传递、获取知识的一个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农村英语教学的短板,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这个问题,并改进教学设计,进而逐步提升英语思维品质。
四、领悟文本情感,强化学生的文化品格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学习中,除了知识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文化品格。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价值观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此,教师还可以借助英语学习来强化学生的文化品格,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语语言表达和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一点在英语学习中也会有明显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语言文化差异,并借助这种差异的不同来进行文化的延伸。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B的课文教学中,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美国的感恩节,借此话题教师就可以将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同我国进行对比,在节日文化上,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中国主要是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而西方主要是元旦、圣诞、感恩等节日,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把握文本中的情感内涵,进而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农村初中学生本身英语学习的兴趣相对较低,其中主要是英语学习内容相对枯燥,而文化的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单调枯燥的感觉。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的发展,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主,充分挖掘文本内容,进而优化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对农村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重要。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深入研究文本,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建新. 基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 2018, 041(011):38-43.
【2】和积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优化方案探究[J]. 科学咨询, 2019, 000(042):257.
【3】黎贤有.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J]. 校园英语, 2019(40).
【4】卞童.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9, 000(007):30.
【5】孙晓慧, 王蔷, 钱小芳.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念初探[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 2017, 040(012):2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